[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除草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99115462.2 | 申请日: | 1999-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247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22 |
发明(设计)人: | 尹文雅;彭先球;刘翠娥;罗征;刘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稀土农用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N47/36 | 分类号: | A01N47/36;//;3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2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除草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复配除草药剂组合物,它可用于抛秧水稻田和移栽水稻田除草。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除草剂品种较多,抛秧田除草剂有:丁·苄、艾·苄、乙·苄·甲、二氯·苄等:移栽田除草剂有:乙·苄、乙·苄·甲、丁·苄·甲等。各品种都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南方稻区常低温阴雨,且常伴随着暴雨、暴风情况出现,而用于组成除草剂的丁草胺、乙草胺、艾割、二氯喹啉酸都存在安全性欠佳的弊病,故以这些原料复配的除草剂都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隐患,近年时常有这类除草剂产生药害的现象发生,严重地影响水稻后期产量,同时,其中有些品种成本偏高,不利于推广。因此,为农民提供安全性好、成本低的除草剂一直成为植保科研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除草效果好并且安全性好的新型复配除草组合物。它既可用于水稻移栽田,也可用于抛秧田,不会对秧苗产生药害。
本发明所指的新型除草组合物是由A、B、C三种物质组成,A为杀稗剂苯噻草胺,B为杀稗剂乙草胺,C为阔叶杂草除草剂苄嘧黄隆、甲黄隆、吡嘧黄隆、醚黄隆四种中的任意一种。各组成成分有效含量的配比为:
A 12.5-50
B 2.5-7.5
C 如用苄嘧黄隆为 2.5-4
如用甲黄隆为 0.125-0.4
如用吡嘧黄隆为 1.5-5
如用醚黄隆为 2-5
本发明所指的新型除草组合物具有如下五个优点:
1、安全性大大提高:由于采用了目前安全性最好的苯噻草胺做基本原料,从而根除了目前常见品种安全性隐患的问题,真正达到“除草保禾,促丰收”的目的。
2、成本低。就目前抛秧田除草剂比,如丁·苄、艾·苄、二氯·苄;亩成本可降低0.8-1.4元/亩。
3、除草效果好,能有效地防除稻田常见各种杂草,综合防效及鲜防效都在95%-98%之间,且年度之间相当稳定。
4、控草期适中。既能有效地防治稻田各种杂草,又能避免长残留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5、适应了稻田杂草草相的变化,目前,稻田由于长时间使用单一类型除草剂,造成稻田杂草草相变化,使杂草耐药性增强,除草剂使用剂量呈加大趋势。而本发明采用了一种新型除草剂,有望缓解目前单一除草剂造成杂草耐药性增强的趋势。
实施例1:
取50%苯噻草胺21千克,20%乙草胺9千克,10%苄黄隆10千克,充分搅拌均匀,即得33%组合型除草剂,为本发明所指的新型除草组合物。在水稻抛秧后或移栽后4-6天,亩用35-40克商品量,采用毒土,毒肥法,均匀地拌入10-15千克细土,细砂或尿素,满田均匀撒施即可。
实施例2:
取50%苯噻草胺21千克,20%乙草胺9千克,20%醚黄隆9千克,充分搅拌均匀,即得36.1%组合型除草剂,是本发明所指的除草组合物。在水稻抛秧后或移栽后4-6天,亩用35-40克商品量,采用毒土,毒肥法,均匀地拌入10-15千克细土,细砂或尿素,满田均匀撒施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稀土农用研究中心,未经湖南省稀土农用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54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