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筒型永磁磁选机磁体无效
申请号: | 99115497.5 | 申请日: | 1999-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281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31 |
发明(设计)人: | 曹志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长沙矿冶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3C1/10 | 分类号: | B03C1/1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雨时,陈开姚 |
地址: | 41001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筒 永磁 磁选 磁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金属和非金属物料的分选与提纯的永磁磁选机磁体。
近年来国内外利用钕铁硼永磁材料研制出工作场强达到1T以上的辊带式永磁强磁选机。但由于磨损、皮带跑偏和皮带夹矿等问题,在工业生产上,特别是铁矿选矿无法应用。
在圆筒型永磁磁选机方面有我院的94238402.4和美国的5,636,748.Jun.10,1997两项专利,但都不适合粗粒弱磁性矿物的选别,主要存在三个问题;①磁场的极性是传统的沿圆筒的圆周方向交替变化;②主磁块1与付磁块2在径向方向上没有面接触深度,这样使两主磁块1通过聚磁块3,在聚磁块3内弧面上挤压的强磁场使付磁块退磁;③磁体的固定方式存在问题,造成磁场得不到有效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极性沿轴向交替变化的不仅适应于铁矿选矿,也适应于非金属除铁的圆筒型磁选机磁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磁体在用于圆筒型磁选机时,其包角为α的扇形体,由主磁块1、付磁块2、聚磁块3、导磁体4和非导磁体5组成。二个磁化方向为轴向的扇形主磁块与一个磁化方向为径向的扇形付磁块,一个用导磁林料加工成的聚磁块和非导磁体组成一个磁极,多个这样的磁极沿轴向顺序排列在导磁体的外弧面上,使磁体在外弧面上的极性沿轴向交替变化。下面结合附图1、2和3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磁体主视图,图2为磁体侧视图,图3为主磁块1与付磁块2在经向方向接触深度为1/2的主视图。
图中由主磁块1、付磁块2、聚磁3、导磁体4和非导磁体5组成。两相邻主磁块1的磁化方向沿轴向相互相反,付磁块2的磁化方向沿径向方向,聚磁块3压在付磁块2的外孤面上,构成一个磁组,聚磁块3用螺钉固定在导磁体4上。主磁块1在与自身磁化方向垂直的两个扇形面上有沟槽,在与主磁块相接触的两边的聚磁块3的两个扇形面上对应加工成一条相应的筋,使其相互嵌镶在一起。
如图3所示,主磁块1与付磁块2在径向方向上的接触深度等于付磁块2径向厚度的1/2。由于永磁材料的磁各向异性,使付磁块2外弧面上的磁场强度猛增。这样通过主磁块的二面挤压,使付磁块外孤面上磁场达到很高。因而能抵抗聚磁块3内弧面上挤压出来的磁场对付磁块2的退磁。因此,相邻两主磁块1、付磁块2、和聚磁块3组成一个磁极。这样多个磁极沿轴向交替挤压在一起组成一个磁体,在磁体外弧面上产生极性沿轴向交替变化的磁场。在经扇形磁场区时,由于物料颗粒与相邻两磁极之间形成磁短路,从而增大了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长沙矿冶研究院,未经冶金工业部长沙矿冶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54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