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导近场光记录读写头无效
申请号: | 99116336.2 | 申请日: | 199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76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20 |
发明(设计)人: | 裴先登;黄俊;谢长生;黄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11B7/12 | 分类号: | G11B7/12 |
代理公司: | 华中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放,朱仁玲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导 近场 记录 读写 | ||
本发明为一种波导近场光记录读写头,根据记录载体和传感器之间相对运动完成信息存储,用光学方法进行读写。
美国专利US5689480(公告日1997年11月18日)利用硅片上刻出的十字形槽构成波导,槽内表面为金属反射层,槽内为空气或高折射率物质。该技术方案可得到较高的记录密度,但存在的缺点一是光源与波导分离,采用机电系统跟踪聚焦实现波导的动态耦合,使得光学读写头质量大,寻道速度难以提高;二是采用十字形波导虽然可以得到较小记录光斑,但在信号探测过程中,十字形波导会引入道间串扰和码间干扰,这都会降低记录密度。实际上十字形波导提高记录密度的幅度十分有限。
美国专利US5199090(告出日1993年3月30日)提供了一种在磁光介质上记录和读取记录的磁光读写头。该装置由一个浮动块以及位于浮动块上的光波导结构、光源和探测器,再加一个电磁线圈组成。其波导结构包括一个平面波导、一个准直物镜和衍射物镜;半导体激光器与波导结构采用直接集成方式耦合。从光源发出的光束经准直物镜进入平面波导,再经衍射透镜聚焦后作用于记录介质上。该发明利用平面波导和衍射透镜聚焦来获得极小斑点,斑点一个方向的尺寸由平面波导厚度决定,可以较小;另一个方向的尺寸由衍射透镜的数值孔径(N.A.)决定,由于衍射透镜N.A.值较小,该方向上的光斑尺寸较大,光斑尺寸仅在平面波导方向较小。因此,该方案不能将光斑面积缩到足够小,光斑尺寸在100纳米以上,可以提高记录密度的潜力有限。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缩小光斑尺寸并且质量小的波导近场光记录读写装置,从而提高记录密度和寻道速度。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专门设计波导的形状和结构,并将半导体激光器与波导直接耦合或组装耦合。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波导近场光记录读写头,包括受光器件、浮动块、半导体激光器和无源波导;半导体激光器与无源波导相耦合,无源波导出光端位于浮动块的最低点,其特征是:
(1)所述无源波导为锥形无源波导、其横截面斜边形状可以为直线段、折线段或曲线,它与半导体激光器耦合形成锥形无源波导集成器件,该锥形无源波导集成器件的出光端口截面面积小于锥形无源波导集成器件中半导体激光器后端面的截面面积;
(2)锥形无源波导的芯层为高折射率材料,包层为低折射率材料,芯层材料和包层材料的折射率差≥0.5。
上述波导近场光记录读写头,所述的半导体激光器可以是一个T形F-P(法布里-珀罗)腔半导体激光器,其出光端部为T形,出光端部T形横面镀有反射膜、仅在中间部分出光,其余结构与普通短波长半导体激光器相同,所述锥形无源波导与T形F-P腔半导体激光器在同一基片上直接集成耦合或者利用微细制造技术组装耦合。
上述波导近场光记录读写头,所述半导体激光器也可以是一个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器,所述锥形无源波导与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器在同一基片上直接集成耦合或者利用微细制造技术组装耦合。
前述几种情况的波导近场光记录读写头,所述的受光器件可以包括衍射透镜、反射棱镜和光信号检测元件,衍射透镜位于浮动块上,反射棱镜位于取数臂上与衍射透镜对应端,光信号检测元件位于取数臂上与反射棱镜相对的一端,此时对应的记录介质为磁光或相变介质。
前述几种情况的波导近场光记录读写头,所述的受光器件也可以仅由位于浮动块上的光信号检测元件构成,此时对应的记录介质应为相变介质。
本发明提供的波导近场光记录读写头由于锥形无源波导集成器件的出光端口截面面积小于锥形无源波导集成器件中半导体激光器后端面的截面面积,锥形波导芯层材料与包层材料的折射率之差足够大,光斑尺寸得以进一步缩小,可达到几十纳米,大大提高了光记录读写头的记录密度;锥形无源波导集成器件中锥形无源波导与半导体激光器直接集成耦合或利用微细制造技术组装耦合,减小读写头的质量,可提高寻道速度。
图1为本发明波导近场光记录读写头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沿E-E剖面的剖视图;
图3为利用T形F-P腔半导体激光器与锥形无源波导在同一基片上直接集成耦合形成的锥形无源波导集成器件;
图4为图3沿A-A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4沿B-B向的剖视图;
图6为利用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器与锥形无源波导在同一基片上直接集成耦合形成的锥形无源波导集成器件;
图7为图6沿C-C向的剖视图;
图8-1、图8-2、图8-3均为图7沿D-D向剖视图,它们分别表示锥形无源波导的三种不同形状。
图9为一种由图1和图2所示的波导近场光记录读写头构成的光记录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理工大学,未经华中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63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模糊推理控制电阻焊接的方法
- 下一篇:复方仙人掌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