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袋栽食用菌长枝条菌种制作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9116468.7 申请日: 1999-05-14
公开(公告)号: CN1235755A 公开(公告)日: 1999-11-24
发明(设计)人: 安晨明;安昆明 申请(专利权)人: 安晨明;安昆明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
代理公司: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代理人: 杨妙琴
地址: 463700 ***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食用菌 枝条 菌种 制作 工艺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菌种的制作工艺,特别是一种袋栽食用菌长枝条菌种制作工艺,它适合香菇菌种及其它食用菌菌种的制作。

当前,国外在菌种生产方面,大多采用液体发酵的方法,生产各级食用菌菌种,应用此种方法生产的液体食用菌菌种,具有纯度高,萌发快,周期短,分散均匀,便于规模化生产,省工省时的特点。但是由于设备投资较大,操作严格,技术难度大,且液体菌种只能即制即用,不能长期保存,一旦污染,菌种就会全部坏掉,不易长途运输等原因,故在我国未能得到有效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因此目前在我国的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制作菌种多以固体菌种为主,(如枝条,木屑或采用其它基质生产的固体菌种),制作固体菌种的工艺较粗放,繁杂、菌龄不一致。原种、生产种接种后,菌丝从容器上部生长到底部,需要30天左右,上部菌丝已开始老化,下部的菌丝才刚刚开始生长发育,造成上、下部菌龄差距很大,应用于栽培实践时,生产周期长,发菌不一致,出成品不整齐,且接种工序繁琐,费工费时,成功率仅能达80%左右。在使用这些菌种生产菌袋时,每个菌袋需要接种9--12个接种穴,而每增加一个接种穴,菌袋污染机率将提高一倍,尤其是杂菌污染难以控制,菌袋纯菌率平均只能达到70%左右,效益低。故传统的菌种生产工艺,阻碍着食用菌事业的迅猛发展。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袋栽食用菌长枝条菌种制作工艺,它是采用液体菌种工艺和固体菌种工艺相互结合,取两种方法所之长,相互弥补二者之不足,用这种工艺生产的菌种,经栽培实践证明,该工艺不仅具备了液体菌种的发菌周期短,菌龄整齐,纯菌率高和操作简便,省工省时的优点,而且还具备了固体菌种设备简单,成本低和便于储存、运输的优点。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袋栽食用菌长枝条菌种制作工艺是:

(1)从一级母种到二级母种的接种的方法为第一次扩繁,在试管内进行,该方法为常规接种方法;

(2)从二级母种到液体菌种的接种的方法为第二次扩繁,扩繁后的菌种为液体菌种,液体菌种的制作方法是:用2%的麸皮,0.5%的玉米粉,0.5%的葡萄糖和97%的水配制成液体培养基,用磁力搅拌器拌匀,在体积为1000ml的三角瓶中,每瓶装液体培养基300ml,然后在瓶中加五滴豆油,扎口灭菌,在压力为1.05kg/cm2,温度为121℃的条件下保持40分钟,待温度冷却至22--27℃时,接入母种(试管种),并在无菌罩内的摇床上以240转/分的转速和24℃的温度下培养4--7天,当菌丝球达到1万个/ml时,即为液体菌种;

(3)从液体菌种再接种的方法为第三次扩繁,扩繁后的菌种为原种,其中,原种的制作方法是:先将枝条切成15--45cm的长枝条,然后将切好的长枝条在水中浸泡4小时后,捞出淋水,再将淋水后的长枝条放在1%的蔗糖水中煮沸,煮沸到长枝条透心为止,再捞出淋水,然后将淋水后的长枝条装到用聚丙烯制成的20×55cm的菌种袋中,扎口灭菌,在压力为1.26kg/cm2,温度为120℃的条件下灭菌3小时后,待温度降至28℃时,在经过消毒的接种箱内,用移液管或高压喷枪(已消毒)把液体菌种按枝条重量的8%接种,接种的方法是将液体菌种均匀喷洒于菌种袋中的长枝条表面,然后加棉塞扎口,在25℃恒温的条件下培养至长枝条长满浓白色菌丝,长满浓白色菌丝的长枝条为原种;

(4)从原种再接种到栽培种的方法为第四次扩繁,栽培种的制作方法是:将准备好的枝条切成15--45cm的长枝条,在水中浸泡4小时后,捞出淋水,淋至无水滴下即可,然后放在1%的葡萄糖水中,煮沸到长枝条透心为止,再捞出放到筛内淋至无水滴下,将淋水后的长枝条装到20×55cm的聚丙烯菌种袋中,扎口灭菌,在压力为1.26kg/cm2,温度为120℃的条件下灭菌3小时后,待温度降至28℃时,在经过消毒的接种箱内接种,先把原种菌袋解开一个小口,抽出两根长满浓白色菌丝的长枝条,迅速插进栽培种菌袋中的两对侧面,在25℃恒温的条件下,培养至长枝条长满浓白色菌丝,长满浓白色菌丝的长枝条为栽培种;

(5)从栽培种到栽培袋的接种方法为第五次扩繁,栽培袋接种是在经严格消毒后的接种室或帐式塑料接种箱内进行,栽培袋的接种方法是:把栽培种袋解开一个小口(栽培袋是用木屑、麸皮等和营养料制成的),平放,先用钢筋或竹扦在栽培袋的一端打入两个孔,然后快速从栽培种的菌种袋中抽出长满浓白色菌丝的长枝条,插入栽培袋的孔内,但是要保证长枝条距栽培袋表面1cm,插入端外面留0.3cm,用胶膜封口,然后放置在发菌室内培养,待栽培袋转色后,移至室外的食用菌棚内,即可生产出食用菌。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晨明;安昆明,未经安晨明;安昆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64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