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音码〗汉字输入法无效
申请号: | 99116480.6 | 申请日: | 199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236128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24 |
发明(设计)人: | 苟安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苟安廷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音 汉字输入法 | ||
所属技术领域:用标准英文键盘在计算机或电子打字机上进行汉字录入。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简单快速的汉字输入法。
实现方式:本人已开发出了〖全音码〗汉字输入法软件及配套学习软件(包括实用技术资料)。
目前的汉字输入法主要有两大方案,一是拼音方案,以全拼和双拼为代表,该方案简单易学,但重码高,平均码长长,因此录入速度慢,为一般用户所使用。一是形码方案,其中以五笔字型最为流行,该方案重码低,平均码长短,但学习难度大,长时间不用容易遗忘,为专业打字员所采用。以后的许多输入法都在寻求音码和形码相结合的方案,以便既简单又快速,如粟兴民先生的四笔声形码、稽正先生的形声码、王林先生的王林快码等等。〖全音码〗亦是一种音形相结合的汉字输入法,并充分利用汉字象形和会意的规律,完美地解决了一些没有明确读音或普通用户难以区分的部件,〖全音码〗同目前较流行的一般声形码的异同见后述。
〖全音码〗部件分配原则:
1.对于有明确读音的部件,将其分配到该部件读音首字母所对应的字母键上(不区分
平舌音和卷舌音),如“王”在“W”上,“足”在“Z”上等。
粟兴民先生的四笔声形码亦采用了此方案,但粟先生的方案存在以下不足:(1)该
方案把卷舌音(zh、ch、sh)部件分配到U、I、V等字母键上,其实大部分南方人都不
能正确区分平舌音和卷舌音,这就无疑大大增大了打字难度,〖全音码〗对此不予区
分,zh、ch、sh分别取z、c、s,这样极大地降低了难度。(2)部件选取过多,有390
多个,增大了用户的记忆量。〖全音码〗精心选取了210个部件,数量相对少多了。(3)
许多部件不符合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如很人会将“曳”当作部件去考虑。
郝学明先生的简明音形汉字编码方案取汉字的四角,拆分汉字难度大,而且,他
使用了数字键,由于数字键离主键位太远,一般用户不能实现盲打。
稽正先生的汉字形声码附加条件太多,学习难度较大,而且,该方案亦区分平舌
和卷舌音。
王林先生的王林快码只是简单地将汉字第一码用该汉字读音首字母代替。
2.对于没有明确读音的部件,按象形和会意的原则进行分配,如:与“巴”象形, 与“戈”象形。 癶”代表古代有“飞檐”的屋顶,归入住房类部件,属
会意部件。
王林先生的王林快码以象形和会意为主线,〖全音码〗只将其作为辅助规则。
3.对于一些虽有明确读音的部件,但这组部件过分相似,以致于普通用户在进行汉字
4.拆分时难以区,对这类部件按象形规则分配到同一个字母键上,这样大大降低拆字
难度。如:“巳已己”等。
5.不采用数字键进行重码选择
除区位输入法外,几乎所有的输入法都有重码,一般的输入法用“12345”等数字
键进行选择,由于数字键离主键位太远,普通用户很难实现盲打。〖全音码〗采用空格、
逗号(,)、句号(.)、除号(/)、分号(;)和撇号(‘)进行重码选择,非常方便。
〖全音码〗打字规则:
1.对于合体字(可以拆分成部件的汉字),第一码打该字读音首字母,亦不区分平舌音
和卷舌音。第二、第三和第四码打该字的第一、第二和最后一个部件所对应的字母
键,中间多于三个的部件舍弃不要,不足三个部件的补上一个空格。
2.对于独体字(该字本身就是一个部件),在1的基础上补上末笔作为识别码,如“王”
的末笔为“一”(横)。
3.词组规则和一般输入法相同,双字词取各字的前两码,三字词取各字读音的首字母
加上最后一个字的第一个部件,三字以上的词组取第一、第二、第三和最后一个字
的读音首字母。
下面是〖全音码〗各字母键上分配的部件及其相应说明,由于以“auiov”作为读音首字母的部件几乎没有,我把这五个键称作“特殊键”,主要按象形和会意的规则进行部件分配:A 凹人入
第一个就是特殊键,“凹”的读音为“ao”,当然在“A”上,在“人”或“入”的下面加上一短横,象大写的“A”,这充分利用了汉字象形的特点。与“巴”象形,“勹”读作“包字头”。“ㄨ”读作“叉”,与“虫”象形,“彡巛”与“川”象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苟安廷,未经苟安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64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植物产生杂草防治化合物耐受性的方法
- 下一篇:双重防漏水龙头(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