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寿命铅酸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9117021.0 | 申请日: | 1999-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242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26 |
发明(设计)人: | 何营;蔡锡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营;蔡锡然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H01M10/06 |
代理公司: | 深圳睿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鸿荫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寿命 蓄电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带有附加装置的铅酸蓄电池,特别涉及内附抗老化装置的铅酸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沿用至今的铅酸蓄电池,作为机动车的必备附件广泛应用,人们都希望它长期有效工作;但是,即使专门用于机动车启动、点火、照明的蓄电池,其寿命也较短;在频繁启动的机动车上典型使用寿命为8-14个月,而在作为主要动力的设备上,寿命更短至6个月。究其原因,主要是铅酸蓄电池的正、负极板材料易产生腐蚀,变形,致使电池极板活性物质毒化、脱落,或钝化。特别是不可逆的硫酸盐化反应,生成的硫酸铅层致密地覆盖活性物质表面,减小了化学反应的有效表面积;活性物质脱落后,又加剧了电池的自放电过程,板栅也随之而损坏。由此而引致铅酸蓄电池寿命缩短,废弃蓄电池大大增加,既浪费了社会财富,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现有技术中,近期公布的ZL96243488.4号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外加电路板延长铅酸蓄电池寿命的方法,采用充电时叠加大幅度脉冲电流方法进行,但因其脉冲频率单一,电路易随电池电压升高而停振,致使该方案延寿效果受限。而且外挂电路板安装不规范,意外损坏率高,操作不方便;许多时候,蓄电池酸液槽中的液面因失水而降低,而使用者并不知道,也是造成铅酸蓄电池老化加剧,寿命降低的重要原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内附缺水检测与延寿装置的一体化铅酸蓄电池,既能在平常使用中有效提醒使用者注意酸液槽严重缺水状态,以便及时补水;又能在每次充电时自动叠加高能量脉动直流,延缓极板硫酸盐化的过程,减少氧化膜的生成,达到铅酸蓄电池长寿的目的。同时提出该铅酸蓄电池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设计制造一种长寿命铅酸蓄电池,包括壳体,正接线柱,负接线柱,加水孔,正负极板组以及酸液槽隔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延寿保新电路板和位于壳体顶部用于放置该电路板的密封室;该电路板又包括稳压电路,该电路提供所述电路板需要的稳定工作电压;方波产生电路,该电路产生随充电电流脉动频率变化的方波,向整形电路提供控制信号,并在停充时关闭节电;整形电路,该电路将来自方波产生电路的信号倒相整形,控制储能电路的能量传送;储能电路,该电路将来自充电机的脉动电流波峰,经整流、隔离后送电容储存,准备提供给叠加输出电路;以及叠加输出电路,该电路将来自整形电路的方波信号进行幅值比较,达到一定程度时将此能量送回电池正极,与充电机的能量叠加,作用于电池正负极板组,延缓负极板硫酸盐化过程与正极板氧化膜生成过程。
该长寿命铅酸蓄电池还包括下伸至最低酸液水位L的缺水探头,以及与缺水探头配合工作的检测报警电路。在酸液因水分蒸发而从普通液位M降至最低液位L以下时,缺水探头脱离酸液而致检测报警电路的蜂鸣器与发光二极管发出声光报警,提醒操作者及时由加水孔补入纯净水至高液位H以下,避免蓄电池因长时间处于干涸状态而引致酸液变质或极板损坏。
所述长寿命铅酸蓄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酸液配方、正负极板选材及安装、正负接线柱与外壳的制造及装配,加水孔的设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长寿命铅酸蓄电池壳体顶部设置密封室,在密封室底部设置凹坑安装检测延寿保新电路板,将该电路板正母线PB、负母线NB分别与蓄电池正接线柱和负接线柱相连;用盖板盖住凹坑,进行密封处理。并在壳体内侧设置高水位H和低水位L标记;在酸液槽中安装下伸至最低酸液水位L的缺水探头,并将该缺水探头连至检测报警电路输入端INPUT。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长寿命铅酸蓄电池外形及密封室位置图;
图2是本发明长寿命铅酸蓄电池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长寿命铅酸蓄电池密封室、凹坑、盖板及引线槽布置图;
图4是本发明长寿命铅酸蓄电池检测延寿保新电路板电原理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长寿命铅酸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的实施例。
本发明涉及的长寿命铅酸蓄电池,包括壳体11,正接线柱121,负接线柱122,加水孔13,正负极板组21以及酸液槽隔板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延寿保新电路板24和位于壳体11顶部用于放置该电路板24的密封室14。
该检测延寿保新电路板24又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营;蔡锡然,未经何营;蔡锡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70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工位纤维料发泡成型机
- 下一篇:苦瓜茶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