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含铜氧化矿中提取铜的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9118297.9 | 申请日: | 199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288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华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华信 |
主分类号: | C22B3/14 | 分类号: | C22B3/14;//C22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4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提取 工艺 方法 | ||
氧化矿是铜矿资源的重要组成部份,约占量总的1/3以上。由于氧化铜矿在精选富集方面存在一定难度,选矿中用药量大,回收率低,开采成本很高。因此,许多含铜品位较低或者储量较小的中小型氧化矿尚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一、本发明给出的是一套开采氧化铜矿的全新方案,也叫“溶浸一电积”采铜新工艺,具体操作如下:
1、将含铜品位高于0.5%的氧化矿石粉碎到合适粒度(如0.2~10mm),装入特制容器一溶浸塔。
2、用溶剂自上而下循环溶浸矿砂。如图1、图2,溶剂由泵自塔顶注入,确保塔内最高处的矿砂全部浸泡在溶液中,液面高出矿砂约20cm,,由自动开关控制液面高度。
3、矿砂中的铜离子与溶剂组成复杂化合物进入溶液,浓度逐渐增加。
4、当浸出液(富液)中的铜离子超过4克/升时,就可以输入电解车间“电积”。铜离子被阴极还原成铜原子留在电解槽内。
5、失去铜离子的(贫液)送去继续溶浸。如此循环不息,直到将矿物中的铜全部溶尽积出为止。
尾砂用清水洗涤,洗液加料用于溶浸。清除尾砂,加入新矿砂又可重复上述过程。
二、本工艺用碳铵(再辅以适量助剂)作溶剂。碳铵又名碳酸氢铵,分子式NH4HCO3,分子量79.06,是小型化肥厂生产的一种氮肥,价格低廉,货源充足。碳铵水溶液的比为1∶5。在助剂的作用下碳铵溶液对铜离子有极强的结合能力,它如同一支不知疲倦的蚂蚁大军,在容器内四处搜寻,来回奔波,直到将矿物中的铜离子全部搬进电解槽方肯罢休。
三、本工艺方法的优点:
1、成本低,每吨铜约消耗3吨碳铵,加上电耗和助剂,成本不到4000元/T.cu.
2、铜纯度高达99.9%以上。
3、提取率达95%以上。
4、对环境无污染,其自身为闭路循环,无酸、无碱、无三废排放。
5、可实现矿山开采与就近提纯一次完成。
本工艺方法已经在山西省临汾地矿局213地质队的支持下,在山西古县铜矿区完成中试,实践证明:本工艺投资少、见效快、操作简便,有着很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华信,未经孙华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82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阴极霓虹灯
- 下一篇:隔离膜(脱模膜)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