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能动力体系及应用无效
申请号: | 99119577.9 | 申请日: | 199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247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学思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H02K25/00;H02K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6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能 动力 体系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在机体的定转子内设置永磁体或电磁体,利用磁体之间同极性相斥的原理使轴产生转矩而作功的动力领域。
本发明属于在同一构思框架内的系统发明,为清楚起见,按各子系统的开发深度逐一叙述。
磁能动力体
本发明属于磁能源开发领域。
现在的一次能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燃气等,从一次能源到二次能源——电的转化利用效率只有60%左右,但根本的问题是上述能源属有限能源,人类早已面临能源危机;另外上述能源转化过程中的副产品是环境污染,人类早已面临生态危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磁。磁能源是一种无限能源,没有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依据下述技术原理及结构实现的。
原理:永磁体之间同极性相斥,实质是磁力线间同方向相斥。磁力线的性质是由永磁体N极出发,彼此间相斥散开沿最短路线在磁阻最小的物质介面内闭合到S极。当它遇到阻力时,这种阻力可以是隔磁物质,也可以是同方向其它磁力线,将产生偏转与折射,这是它回到N极的手段,并不因路程长短曲折而消耗永磁体的能量。对于能量守恒定律而言,永磁体充磁前原子磁矩平行排列于若干磁畴中,由于各磁畴中原子磁矩方向不同而对外不显磁性;在强大外磁场能量充磁条件下,永磁体一次性获得能量,各磁畴原子磁矩平行排列于同一方向而对外显示磁性。由于磁矩是由未满壳层结构的原子中的电子产生的,而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旋转永不减速且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是公知的原理,电子的流动即电流必相伴产生磁场也是公知的原理;围绕永磁体轴向表面并垂直于轴向的分子电流与通电线圈所产生的磁场性质完全相同,即电磁体与永磁体的磁场性质完全相同也是公知的原理。
磁力线并不存在,正如引力线不存在一样,它是一种场的作用。“场”是人们用来描述力互相间作用,又捕捉不到作用子,又不消耗各力能量的物理量。不能通过从N极一端设磁力线收集器而使S极磁力线减少的办法使永磁体的能量下降,只能通过外界条件如温度、腐蚀等使永磁体内部微观结构改变而影响永磁体性能。因此永磁体,尤其是高磁能积,高矫顽力的永磁体间相互作用并不能使永磁体的能量有所损失,即能量并未因磁力线间相互作用而消灭,也没有转变成其它形式;磁力线相互作用后并不增减,也没有流向别处,而只是改变了路径。路径的改变带来了永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这就是磁场的性质。
正是由于磁场的这种特性,才使磁能开发成为可能,磁动体正是利用了磁场的这种性质,它的实现是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
同热力学第二定律相比,由于永磁体充磁时外磁场使电子运动由无序为有序,即永磁体内部的微观紊乱的热运动理顺转化为宏观规则的运动即分子电流和磁力线运动,且除充磁外不消耗其它能源,这是个熵减过程,即降低结构熵,这种现象不同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因为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专指让其所有微观粒子自由取向,紊乱运动着,它不包括磁体充磁中的变无序为有序的过程。
磁动体也有别于世传的“永动机”。永动机指单纯利用机械结构的巧妙设置使机体永久运动,当它对外作功时,内部无能源作功,外部也不需要能量的输入,属于无源能机械;而磁动体虽不需要除充磁外的能源输入可长期对外作功,但需依靠机体内部的磁能提供动力,因此是有源能机械。
永磁体充磁所需能源,永磁体随时间的退磁需定期充磁所需的能源,与永磁体及其体系所作功相比可忽略不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学思,未经李学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95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试片分析装置
- 下一篇:连续回收(甲基)丙烯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