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混凝土管子上涂覆合成树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9121763.2 | 申请日: | 199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292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25 |
发明(设计)人: | 林忠烈;尹正云;李勇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都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5D1/02 | 分类号: | B05D1/02;B05D7/24;C09D5/08;C09D175/02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管子 上涂覆 合成树脂 方法 | ||
1、一种在混凝土管子上涂覆合成树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二苯甲烷二异氰酸脂(MDI)与低于化学计算量的、分子量为1000~4000的多羟基化合物反应而生成似预聚物;
通过胺聚醚与未反应的异氰酸脂类反应生成脲键,使该似预聚物与胺聚醚碰撞混合后生成均匀的聚脲或聚亚胺酯与聚脲杂化物树脂;
将上述均匀树脂喷涂于混凝土管子上;
对此均匀树脂进行处理,完成对混凝土管子的涂覆。
2、按权利要求1所说方法,其中;所说多羟基化合物是由含有聚丙二醇和乙二醇聚亚丁基酯类中选出的。
3、按权利要求1所说方法,其中:似预聚物中的二苯甲烷二异氰酸(MDI)占似预聚物重量的30~70%。
4、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中:所说脲聚醚是具有1000~5000分子量的多氧二胺丙烯。
5、按权利要求1所说方法,其中:所说似预聚物和胺聚醚的混合是在1500~4000psi压力下进行的。
6、按权利要求1所说方法,其中:在往混凝土管子上喷涂均匀树脂之前,首先进行旨在增强合成树脂之于混凝土管子胶粘强度的用底漆对混凝土管子进行预处理的步骤。
7、按权利要求6所说方法,其中:所说底漆是由单组分溶剂型氨基甲酸乙酯底漆、双组分溶剂型环氧底漆、双组分含水可溶环氧底漆、双组分溶剂型氨基甲酸乙酯底漆之中选出的。
8、按权利要求7所说方法,其中:所说单组分溶剂型氨基甲酸乙酯底漆是由通过甲苯异氰酸脂(TDI)和分子量为1000以上的聚醚多羟基化合物(polyether polyol)的反应而获得产物构成的。
9、按权利要求7所说方法,其中:所说双组分溶剂型环氧底漆包含作为基底的分子量为200~500的环氧树脂和作为熟化剂的分子量为3000~5000的酰胺树脂。
10、按权利要求9所说方法,其中:作为基底的环氧树脂是分子量为350~400的双酚A型液体树脂和分子量为900~1000的双酚A型固体树脂的混合物。
11、按权利要求9所说方法,其中:所说熟化剂含有具有下列结构式并可以防止由于混凝土管子出现水汽而降低合成树脂胶粘强度的改性二胺间二甲苯。
12、按权利要求7所说方法,其中:所说双组分含水可溶底漆包含作为基底的环氧乳化树脂,其是通过加水和乳化剂形成分子量为200~3000的环氧树脂进而再对该环氧树脂进行乳化而生成的,
还包含作为熟化剂的分子量为1000~10000的含水化合物,其是通过一种分子量为200~3000的聚烯氧化物与至少具有一个胺基的胺相反应而生成的。
13、按权利要求7所说方法,其中:所说双组分溶剂型氨基甲酸乙酯底漆包含:
一种作为基底的通过分子量为1000~4000的聚丙二醇与甲代亚苯基聚氨脂反应获得的产物,
一种作为熟化剂的通过分子量为1000~4000的聚丙二醇与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反应获得的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都化学株式会社,未经国都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217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合物/金属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西瓜种子包衣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