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钢铁表面处理液无效
申请号: | 99122193.1 | 申请日: | 1999-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294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9 |
发明(设计)人: | 沈林华;李连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林华 |
主分类号: | C23C22/42 | 分类号: | C23C22/42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洪善信 |
地址: | 100032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钢铁 表面 处理 | ||
本发明涉及金属表面处理液及其制作方法。
“金属防腐”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早在1906年,英国T.W.Cosiett开发了磷化处理法,获得第一个专利。美国军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视研究钢铁防腐技术。我国从30年代开始,钢铁防腐工艺以及涂料产品也逐渐得到发展。但是,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这一方面的技术都不完善。自70年代起,美、英、日、德等科技大国,对于“金属腐蚀”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作了重大的改革和创新,过去那种只一味研究如何强化和固化“面漆”的传统观念,已不符合当前保护钢铁,提高防腐质量的要求。经实践证明,在整个防腐过程中,漆前钢铁表面的预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金属防腐的寿命和成效。现代金属防腐理论认为,应首先将产生初期胚芽的活性氧化铁(铁锈)钝化,并转化为磷酸铁,即以磷化作用改变“锈”的本质,使其还原并与铁结为一体,从而大大增强金属防腐效能。
现有的金属表面处理液,如:“超低温快速四合一磷化液”(公开号CN1109514A)、“多功能低温金属磷化液”(专利号ZL92102593.9)等,存在一些共同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包括:
1、在原料的选择上含有亚硝酸钠或其它硝酸盐成分,需要排放污水,对人体有害。
2、在处理金属表面的过程需要加温,消耗能源,而且在处理前一般都要有除油、除锈、清洗等多道工序,工艺复杂操作不便。
3、在处理效果上还不够理想,稳定性和耐久性较差。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包括原料选择上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在处理工艺比较复杂需要加温以及处理效果还不够理想等方面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原料选择无三废污染问题,处理工艺简单不需加温,且处理后的表面耐蚀性能极强的多功能钢铁表面处理液。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配方(%):
磷酸(工业级85%) 28~32
锌皮或锌块、锌粒 0.25~0.32
酒石酸(工业级、食用级) 0.8~1
硫脲(工业级) 0.5~0.7
聚乙二醇(6000~8000分子) 0.11~0.16
洁净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1.5~2.5
分析纯钼酸胺 0.08~0.12
水 余量
二、制作工艺:
1.用中桶一只,将锌皮或锌块碎成小块,加入上述配方中磷酸重量的4%的磷酸溶解,调成糊状溶液。
2.用搅拌机一台,按上述配方重量加入水,然后加入配方重量的酒石酸、硫脲、聚乙二醇搅拌,待彻底溶解后把中桶中的糊状溶液加到搅拌机中搅拌,同时把剩余的磷酸全部加入,然后加入预先溶解好的分析纯钼酸胺,最后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如果要处理的金属表面油污量太重,还可加入1~1.5kg的聚氧乙烯烷剂酚醚。
3.过滤、包装成产品。
按上述配方和工艺大致可配制成1吨产品。产量变大或变小均按配方的比例进行。
本发明的多功能钢铁表面处理液由适量的磷酸、有机酸、表面活性剂、催化剂、还原剂、缓蚀剂、钝化剂等多种化工原料配制而成。它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集除油、除锈、磷化、钝化为一体,操作方法简单。可在常温下以浸渍、喷淋、涂刷等多种方法进行,其效率比机械喷砂、抛丸、敲铲除锈等高1~3倍,比硫酸、盐酸等强酸酸洗除锈高2倍以上。本液在除锈过程中对钢板本身无任何腐蚀。经本液处理后的钢铁工件不需再作清水冲洗,待干燥后即可直接进行喷漆、烘(烤)漆、静电喷塑等涂装,能为企业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大量能源和人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本液去除氧化皮及锈层能力强,生成的磷化膜层薄且耐冲击、结晶致密、耐腐蚀性好。经处理后钢铁表面所形成的钝化膜呈银灰色,是一种致密型细晶磷化层,用作油漆底层,可增强漆膜与钢铁基体的附着力及防护性,提高钢铁工件的涂装质量,有防锈固漆的独特功能。只要严格施工管理、涂层质量严格把关,防腐寿命可达20年之久。这是目前国内采用的“磷化液”等不能相比的。
3.本液为微酸型,无重金属成分,不含有害物质,对人体皮肤无伤害,无“三废”排放,不污染环境、不燃烧、不挥发,是当今理想的绿色环保产品,符合政府部门对环保和劳动保护的要求,解决了当前国内在钢铁表面处理过程中既损害工人健康,又污染周围环境的严重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林华,未经沈林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221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码电害保护开关
- 下一篇:光纤网络自动监测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