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缝扫描喷模无效
申请号: | 99122610.0 | 申请日: | 1999-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298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强;常新春;侯万良;卢柯;胡壮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D23/00 | 分类号: | B22D2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扫描 | ||
本发明涉及喷射成形快速凝固技术,特别提供了一种用于雾化沉积各种合金板坯的环缝射流扫描喷模。
喷射成形的学术思想是60年代末由英国斯旺西大学的A.E.R.Singer教授率先提出,经过多年的发展于80年代逐渐成熟的一种快速凝固新技术,并已在高技术新材料领域中广泛应用。其原理是熔融的金属液体流过导流管,在雾化喷嘴出口处被高速气流雾化,形成具有一定尺寸与金属流率分布的喷射流,与雾化介质发生强烈的热与动量交换,随后在运动的沉积器上快速冷凝成具有一定形状的沉积坯件。其中雾化喷模是决定沉积坯件形状和显微组织特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采用的雾化喷模主要为超声气体雾化喷模和Osprey工艺喷模,其核心部分为收缩型与收缩-扩张Laval型环缝或环孔喷嘴,以上两类雾化喷模在进行合金熔体雾化沉积时,由于环形喷嘴喷射面积小(射流角度:20~70°),往往沉积的料件呈中间隆起的垅台形状,所制备的板坯表面平整度较差,直接影响后续工艺的精加工。为了提高板坯成材率,最近在雾化喷模体系中采用了长缝型(缝长:~50mm)线形喷嘴,尽管所形成的沉积坯料平整度有所改善,但金属与气体质量流率的控制难度较大,不利于工业化规模生产。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射成形倾转式环缝扫描喷模,使沉积板坯的均匀性与平整度得以显著提高,并在工业上易于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缝扫描喷模,由环缝喷嘴和熔体导流管组成,环缝喷嘴套装于熔体导流管外部,其中的环缝喷嘴由带进气口(5)和环缝出气口(4)的环形气腔(1)上置环形冷却水套(6)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体导流管由固定套管(7)、可倾转漏斗(8)和液流口(9)由上至下顺序构成,可倾转漏斗(8)套于固定套管(7)之外,两者之间不连结,固定套管(7)固定于坩埚底部,可倾转漏斗(8)和液流口(9)固定于环缝喷嘴上;另增设一摆动牵引机构,与环缝喷嘴相连。
本发明中所述摆动牵引机构为由电机带动的偏心机构。所述环缝中轴线与液流口成α角,角度在20°~70°之间。
本发明将目前广泛应用的超声气体限位式环形雾化喷模,通过熔体导流系统的改进与驱动喷嘴倾转系统的引入,设计制作成喷射沉积可控倾转式环形扫描喷模。当液态金属从熔化坩埚中流出直接进入漏斗(8),成为一个柱形液体流,随后被环缝(4)处高速惰性气流雾化成微细液滴,沉积在一个移动的冷却基板(12)上。与此同时,雾化喷嘴在牵引机构(10,11)的作用下以基板运动方向为轴作往复倾转(1°~5°)扫描,显著增加了雾化射流的散射角度。从而可以获得极大宽度且平整度良好的沉积板材,提高了成材率,使喷射成形这一新工艺更具产业化应用价值。下面通过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附图1为倾转式环缝扫描喷模结构剖示图。
附图2为喷射轨迹示意图。
附图3为镍基高温合金显微形貌。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由环缝喷嘴和熔体导流管组成,环缝喷嘴套装于熔体导流管外部,其中的环缝喷嘴由带进气口(5)和环缝出气口(4)的环形气腔(1)上置环形冷却水套(6)构成,熔体导流管由固定套管(7)、可倾转漏斗(8)和液流口(9)由上至下顺序构成,可倾转漏斗(8)套于固定套管(7)之外,两者之间不联结,固定套管(7)固定于钳锅底部,可倾转漏斗(8)和液流口(9)固定于环缝喷嘴上,摆动牵引机构为由电机带动的偏心机构。使用时在成型板上的喷射轨迹如图2所示。下面为该喷模制备的合金实例。
1.耐热高强铝合金的制备
合金的成分为(wt.%):Fe8~12,V0.7~1.5,Si1.3~2.0,Ce2~4,Al余量。喷射成形工艺为:冶炼温度1100~1200K,雾化气体为N2,气体压力1~1.5MPa,熔体/气体质流比为1.5~2.5,环缝(4)与液流口(9)中心线夹角α=30°,液流口(9)末段与沉积基板(12)距离为30~35cm,沉积速度5kg/min。制得板材尺寸为250×500mm,厚度偏差<5%。合金显微组织由0.5~1μm等轴Al晶粒+0.1~0.5μm弥散第二相粒子组成,沉积件后续处理后力学性能为:室温拉伸强度~450MPa,延伸率~10%。
2.镍基高温合金的制备
合金René80,成分为(wt%):Ni60,Cr14,Co9.5,W4.0,Mo4.0,Al3.0,Ti5.0,其它元素(Fe,Zr,C,B)0.5。喷射成形工艺为:冶炼温度1673~1823K,雾化气体为Ar,气体压力2~2.5MPa,熔体/气体质流比为2.5~4.5,环缝(4)与液流口(9)中心线夹角α=40°,液流口(9)与沉积基板(12)距离为32~35cm,沉积速度10kg/min。制得板材尺寸为200×400mm,厚度偏差<5%。合金显微组织为细小的等轴晶,如图3所示。沉积件后续处理后力学性能为:室温拉伸强度~1400MPa,延伸率~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226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铸型、提拉浇注制造泡沫金属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消除静电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