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杨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培养基无效
申请号: | 99122653.4 | 申请日: | 199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299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20 |
发明(设计)人: | 祖元刚;阎秀峰;范继红;孔瑾;石福臣;张宝友;吴宇;于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祖元刚;阎秀峰;范继红;孔瑾;石福臣;张宝友;吴宇;于景华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李长春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杨 组织培养 快速 繁殖 培养基 | ||
本发明属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本发明属植物生物技术的杨树生物技术研究领域。
杨树作为林木细胞工程的模式种,其组织培养技术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从六十年代末起,国外就开始对杨树的组织培养进行研究(Winton等,1968)。Winton等人分别于1970年和1971年对美洲山杨(Populus tremuloides)和欧洲山杨(P.tremula)组织培养获得成功。我国的杨树离体培养工作开始于七十年代,但主要以毛白杨(P.tomentosa)、银白杨(P.alba)及一些杂交杨为主。有关山杨(P.davidiana)的组织培养报道仅集中发表在1993年出版的山杨育种研究一书中,其中徐妙珍、刘培林等人发表了山杨组织培养的研究,详细报道了有关山杨的组织培养技术。他们虽然完成了山杨的组织培养,但并没有筛选出一种最佳培养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杨的组织培养基,其分化率高,单芽分化率可达数十倍的山杨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培养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培养基的组成成分:a、该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是KNO3、NH4NO3、MgSO4·7H2O、Ca(NO3)2、K2SO4、CaCl2·2H2O、KH2PO4、MnSO4·4H2O、ZnSO4·7H2O、H3BO3、CuSO4·5H2O、KI、NaMoO4·2H2O、EDTA-Fe、烟酸、肌醇、甘氨酸、盐酸硫胺、盐酸吡哆醇、琼脂、蔗糖,本发明的特征是在原来WP培养基基础上增加了6-BA、NAA及IBA,提高了KH2PO4的含量,同时降低了K2SO4和CaCl2·2H2O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祖元刚;阎秀峰;范继红;孔瑾;石福臣;张宝友;吴宇;于景华,未经东北林业大学;祖元刚;阎秀峰;范继红;孔瑾;石福臣;张宝友;吴宇;于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226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氟氯乙烯生产中废料的利用方法
- 下一篇:沟渠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