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振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99122972.X | 申请日: | 199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261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02 |
发明(设计)人: | 久米秀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33/08 | 分类号: | G11B33/08;F16F15/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长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振支撑装置,当其连接并支撑一个部件可相对于另一个部件运动的两个部件时,可以阻止振动从一个部件传送到另一个部件。
通常,以防振的方式连接并支撑两个部件的防振支撑装置,采用例如图7所示的结构。如图7所示,传统的防振支撑装置包括:一大直径圆筒部分1;一小直径圆筒部分2,其位于大直径圆筒部分1的上面;一环形连接部分3,将大直径圆筒部分1和小直径圆筒部分2连接在一起;以及一环形法兰部分4,其在小直径圆筒部分2的上端部形成;并且,采用模压弹性材料例如橡胶或者类似物,将大直径圆筒部分1、小直径圆筒部分2、环形连接部分3和环形法兰部分4形成一体,从而,制成一个防振支撑装置5。
其次,小直径圆筒部分2、环形连接部分3和环形法兰部分4共同构成一个安装槽部分7,该安装槽部分7具有U形横断面。在可移动部件10内形成有一通孔11,该可移动部件可以相对于固定部件9移动,将可移动部件10的处于通孔11周边的部分,装配或插入到安装槽部分7内,借此,将可移动部件10安装到防振支撑装置5上。另一方面,在固定部件9上设有一凸台13;同时,凸台13从下部松动地装配在大直径圆筒部分1和小直径圆筒部分2内。带有一垫片14的螺钉15,通过螺纹与凸台13连接,因而将固定部件9安装到防振支撑装置5上。
在这种情况下,在大直径圆筒部分1内和凸台13的外侧之间,设置一辅助弹簧17。而且,考虑到可移动部件10的运动,在垫片14和防振支撑装置5的法兰部分4之间形成一间隙。
然而,因为上述传统的防振支撑装置5,采用了通过连接部分3所连接的大直径圆筒部分1和小直径圆筒部分2将可移动部件10举起的结构,所以为了防止大直径圆筒部分1和小直径圆筒部分2弯曲,必须设置辅助弹簧17;但是,辅助弹簧17的存在,就不可能降低防振支撑装置5的固有振动频率,从而导致该装置的振动阻尼性能降低。而且,辅助弹簧17的存在导致了部件数量的增加,结果抬高了防振支撑部件5的生产成本。
另外,由橡胶或类似物构成的防振支撑装置,有几种例如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布平7-37375、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布平8-63952等申请中公开这样的装置。然而,所有这些装置都设计成:其与一对通过彼此相对峙地设置在壳体内的配合部件接合,从而支撑一框架,因此,该装置的结构是很复杂的。
本发明就是为消除上述传统的防振支撑装置的缺陷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振支撑装置,其结构简单且具有极好的振动阻尼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防振支撑装置,其包括:一外圆筒体,其安装在两个连接在一起的部件之一上,外圆筒体由弹性材料构成;一内圆筒体,其设置于外圆筒体内,并安装在可相对于一个部件运动的另一个部件上,内圆筒体由弹性材料构成;以及一吸振体,其由弹性材料构成,并且设置成将该吸振体两端分别与外圆筒体一端侧端边缘和内圆筒体的另一端侧端边缘相连接。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吸振体的两端分别与外圆筒体一端侧端边缘和内圆筒体的另一端侧端边缘相连接,除两部件的连接并支撑情况之外,可移动侧部件可以按照悬挂方式支撑。基于这一点,不仅当可移动侧部件被抬起和支撑时,可以省略传统的辅助弹簧,而且可以利用吸振体对振动进行有效地吸收,这使得以防振的方式连接并支撑两部件成为可能。
图1是表示本发明防振支撑装置的实施例的断面侧视图;
图2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一种状态的局部断面侧视图;
图3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另一种状态的局部断面侧视图;
图4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操作过程的解释图;
图5是表示上述实施例应用当中的一种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上述实施例应用当中的另一种状态的侧视图;以及
图7是表示一种传统的防振支撑装置的断面侧视图。
下面,参照图1-6说明本发明防振支撑装置的实施例。顺便说一下,图1是表示防振支撑装置的断面侧视图;图2、3是分别表示防振支撑装置的局部断面侧视图,并且分别表示出其相互不同的状态;图4是表示防振支撑装置的操作过程的解释图;图5、6是分别表示防振支撑装置应用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并且分别表示出其在应用当中不同的操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船井电机株式会社,未经船井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229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洗衣机开门处操作的安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