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靶基因自动检测仪无效
申请号: | 99123576.2 | 申请日: | 1999-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296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23 |
发明(设计)人: | 府伟灵;汪江华;刘明华;王颖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西南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明霞 |
地址: | 400038 重庆市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基因 自动检测 |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组合靶基因自动检测仪。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逐步实施以及分子生物学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基因序列数据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增长。
然而,如何研究众多基因的生物信息及其在生命过程中所担负的功能成了本领域研究人员需要解决的课题,这就对大量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序列测定及其分析提出了准确快速的要求。
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或生物芯片的出现为解决此类课题提供了可能的解决办法。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体外基因芯片技术对人类遗传病、肿瘤和传染性疾病进行基因诊断、基因分型以及法医学和环境分析的靶基因自动检测仪。
本发明所述的检测方法是利用微细加工技术直接在石英晶体上刻蚀出超簿石英谐振器阵列或单一的石英谐振器,然后将大量探针分子固定于镀有金或银膜层的石英晶体支持物上(晶体两侧通过银电极施加一定的电压),而后在探针与标本进行杂交。由于杂交与否及数量会导致石英晶体谐振频率的改变,将石英晶体谐振频率的变化值输入数据处理系统,即可直观地显示标本的杂交情况和数量。
下面是本发明的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的说明并结合以下的详细描述,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和构造,其中:
附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组合靶基因自动检测仪中采用的微型石英谐振阵列基因传感器芯片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所述的芯片的A-A向剖视图;
附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组合靶基因自动检测仪中电极和探针固定情况示意图;
附图4本发明所述的组合靶基因检测仪对HPV及LT检测结果示意图,其中,Y轴是频率减少值,X轴是时间;
附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组合靶基因自动检测仪组成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所述的组合靶基因自动检测仪的电路和各部件连接方式示意图。
下面是本发明上述附图的各部件的标号,其中,1探针层,2是上金(或银)膜层,3是石英晶体,4是下金(或银)膜层,5基座,6是银电极,7是探针(或者称已知基因片断),8是支撑物。
下面是对本发明所述检测仪进行详细描述。
所谓基因芯片(Gene chip),是指将大量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然后与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的强弱而判断样品中靶分子的存在极其数量。由于用该技术可以将极其大量的探针同时固定于支持物上,所以一次可以对大量的DNA分子或RNA分子进行检测分析,从而解决了传统核酸印迹杂交技术复杂、自动化程度低、检测目的分子数量少等不足。
本发明的特点是将基因芯片技术与压电传感器技术结合应用,现有技术中存在着多种基于不同原理而制作的基因芯片传感器,而本发明的贡献在于将基因芯片技术与压电传感器技术相结合,构成独特的检测方法。
由于本发明采用的是利用微细加工技术直接在石英晶体上刻蚀出超簿石英谐振器阵列,石英晶体谐振频率对晶体表面质量微细改变十分敏感,因而其质量检出限可达pg级。并且由于微细加工技术使其易于成批制备,可大大降低成本。
本发明所述的检测仪所采用的基本技术原理如下:
1、压电现象及压电原理
晶体受外界机械压力的作用,在其表面上产生电荷的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1880年,雅克.居里和皮埃尔.居里兄弟首先发现石英等一些晶体的压电现象并指出,某些电介质物质,在沿一定方向受到外力的作用变形时,内部会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其表面上产生电荷;当外力去掉以后,又重新回到不带电的状态;而且,晶体表面所形成的电荷和外加压力成正比。
现有技术将这种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现象,称为“顺压电效应”。
相反,在电介质极化的方向上施加电场,它会产生机械变形;当去掉外加电场时,电介质的变形随之消失。
这种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能的现象,被称为“逆压电效应”。
现有技术中将具有压电效应的电介质物质统称为压电材料。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晶体都具有压电效应。但多数晶体的压电效应过于微弱,没有实用价值。
比较常见的压电材料有石英、陶瓷等,还包括一些合成和天然的聚合物,如聚偏氟乙烯及DNA、蛋白质等具有一定取向的生物结构,其中石英因其良好的机械、电化学和温度等综合性能,成为压电传感,特别是压电化学和压电生物传感的主要元件。
石英是一种各向异性晶体,按不同方向切割晶体,其物理性质(如弹性、压电效应、温度特性等)相差很大。
研究人员发现,当交变激励电压施加于压电晶体两侧的电极时,晶体会产生机械变形振荡,当交变电压频率达到晶体固有频率时,振幅加大,形成压电谐振,此特定频率称为谐振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西南医院,未经重庆西南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235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间歇式脉冲调制电路
- 下一篇:经济型特种表面合金催化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