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彩色棉织物无毒无甲醛防皱整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9123768.4 | 申请日: | 199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297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懽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采罗彩棉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61 | 分类号: | D06M11/61;D06M15/37;C06C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华辉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彩色 棉织物 无毒 甲醛 防皱 整理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对棉织物进行防皱整理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对天然彩色棉织物进行无毒无甲醛防皱整理工艺。
棉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洗湿性、生物分解性、肌肤触感好、基本无静电的特点,给人们带来舒适、柔软、保暖又凉爽透气的感觉。但是,它也有收缩、起皱、需要熨烫整理的缺点。早在六十年代,各国就对全棉织物的抗皱、免烫机理进行研究;八十年代,免烫或耐久压烫整理剂在市场上占优势的是N,N1,3二羟基乙烯脲(DMDHEV),用氯化镁做酸性催化剂,以引发纤维素分子链的化学交联。在纤维的无定型区内发生的交联,增加了对变形的抵抗力和改进了形变后的弹性恢复。但是具有N羟基的化合物在加工和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释放出甲醛,它刺激粘膜,使皮肤搔痒,同时被怀疑是致癌物质,急需要解决这一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限制甲醛的释放。例如:(1)培烘织物后的洗涤;(2)在整理浴中加入甲醛的接受体,如碳酰肼;(3)DMDHEU多元醇处理,如二甘醇或2,3丙二醇。通过这些方法限制甲醛的释放是可能的。但是,九十年代,人们对生存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寻找无甲醛释放的反应剂,这也就是第二种措施,即寻找一种能够替代N羟甲基化合物的低成本的反应剂,它在加工及使用的过程中,均不释放甲醛。无甲醛释放的整理剂很多,目前有防皱效果的、能够替代N羟基化合物的反应剂,用于棉织物上的有多种方法:一种是乙二醛脲为基础的衍生物,如N,N1,3二甲基4,5二羟基乙烯脲(DMeDHEU),这种助剂比较昂贵,并且在同样增重率的水平下,抗皱的效果不如DMDHNU;另一种方法是以多羧酸应用为基础的,例如,1,2,3,4丁烷四羧酸(BTCA),柠檬酸(CA),聚马来酸类反应剂。应用BTCA太昂贵;并且国内无工业化生产;应用柠檬酸有泛黄的现象,耐洗性稍差;至于聚马来酸类反应剂,目前的研究工作很有进展。另外,还可以通过采用环氧类整理剂,例如,用环氧氯丙烷与多元醇或多元胺的缩合物进行抗皱整理,但是它的工艺流程长,工艺控制要求严格,对白度也稍有影响。
随着发展,九十年代,提出“不皱整理”,“形态稳定整理”,“形态记忆整理”都是耐久压烫整理的不同含义的叫法,其本质是纯棉织物的防皱技术。
天然生成色彩的彩色棉也同样具有白棉的优点和缺点,但是它更具有符合环保要求的天然色彩。由于它的环保特点,在加工过程中必须做零污染,因此不能使用有释放甲醛危险的反应剂。使用无甲醛释放的整理剂时,除了上述的选择措施外,还要考虑反应时各种助剂对天然色彩的影响。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并针对天然色彩的彩色棉的特点而提供一种对其织物进行无毒、无甲醛的防皱整理工艺,提高彩色棉织物对形变的抵抗能力,改进彩色棉织物形变后的弹性恢复,以达到洗后无需熨烫或稍加熨烫的防皱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而实现的,其无毒无甲醛防皱整理工艺步骤为:(1)采用彩棉纤维与溶纺纤维而混合成的纤维织造成的面料作原料,对其进行液氨处理;(2)用零甲醛的交联树脂对织物进行处理;(3)对织物进行烘干处理;(4)采用焙烘机对其织物进行高温焙烘,焙烘温度170~185℃,恒温80-100秒;(5)对其织物进行裁剪、制衣。
天然彩色棉织物无毒无甲醛防皱整理的另一种工艺是:(1)采用彩棉纤维与溶或/和熔纺纤维而混合成的纤维织造成的面料作原料,对其进行液氨处理;(2)用零甲醛的交联树脂对织物进行处理;(3)对织物进行烘干处理;(4)对其织物进行裁剪、制衣;(5)采用焙烘机对其成衣进行高温焙烘,焙烘温度170-185℃,恒温80-100秒。
本发明的另一种工艺是:(1)采用彩棉纤维与溶或/和熔纺纤维而混合成的纤维织造成的面料作原料进行液氨;(2)对织物进行裁剪、制衣;(3)用零甲醛的交联树脂对其成衣进行处理;(4)对成衣进行烘干处理;(5)采用焙烘机对其进行高温焙烘,焙烘温度170-185℃,恒温80-100秒。
本发明所述的彩棉纤维包括白棉纤维。
在上述的工艺中,在彩棉纤维中加入溶或/和熔纺纤维的目的是提高彩棉织物对变形的抵抗能力,改进彩棉织物形变后的弹性恢复。加入的溶或/和熔纺纤维例如高弹氨纶纤维、环保牲的纤维素纤维(Lyocell),以及各超细纤维,加入量为总重量的5-60%,具体百分数视具体加入的溶或/和熔纺纤维而定。
上述的液氨处理,其目的是消除内应力、增加回弹性、改善断裂强度和吸湿性。在液氨处理中,其具体工艺是(1)织物预烘;(2)充分冷却;(3)浸轧液态氨;(4)烘筒烘燥(去氨);(5)汽蒸(去氨);(6)烘燥(去除水分和残余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采罗彩棉产业有限公司,未经九采罗彩棉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237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骨质增生的药物
- 下一篇:全快速顺逆旋动异径呆扳手及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