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非对称耦合器制作的光纤马赫-策德尔干涉仪无效
申请号: | 99123929.6 | 申请日: | 199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251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03 |
发明(设计)人: | 科尔姆·V·克里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托马斯-贝茨国际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4 | 分类号: | G02B6/34;G02B27/6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宏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称 耦合器 制作 光纤 马赫 策德尔 干涉仪 | ||
1.非对称光纤马赫—策德尔干涉仪,包括:
在第一耦接区域和第二耦接区域连结的第一和第二光纤,该第一和第二光纤进一步在第一和第二耦接区域之间形成两个干涉臂;
其中,在第一耦接区域中一部分第一光纤的传播常数不同于第一耦接区域中一部分第二光纤的传播常数。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非对称光纤马赫—策德尔干涉仪,其特征在于第一耦接区域和第二耦接区域包括第一和第二熔融锥耦合器。
3.根据权利要求1的非对称光纤马赫—策德尔干涉仪,其特征在于第一耦接区域的分光比被控制在理想波长处分离50%的能量。
4.根据权利要求1的非对称光纤马赫—策德尔干涉仪,其特征在于选择第一光纤中的传播常数和第二光纤中的传播常数以便在马赫—策德尔干涉仪的穿出端内和在相对于理想波长大于±20nm的范围内提供30dB隔离。
5.根据权利要求4的非对称光纤马赫—策德尔干涉仪,其特征在于选择第一光纤中的传播常数和第二光纤中的传播常数以便在马赫—策德尔干涉仪的穿出端和在相对于理想波长大于±60nm的范围内提供30dB隔离。
6.根据权利要求1的非对称光纤马赫—策德尔干涉仪,其特征在于第二耦接区域中第一光纤的传播常数不同于第二耦接区域中一部分第二光纤的传播常数。
7.根据权利要求1的非对称光纤马赫—策德尔干涉仪,其特征在于:
第一耦接区域中第一光纤的一部分有第一传播常数;以及
第一耦接区域中第二光纤的一部分具有与第一传播常数不同的传播常数。
8.根据权利要求7的非对称光纤马赫—策德尔干涉仪,其特征在于:
第二耦接区域中第一光纤的另一部分有第一传播常数;以及
第二耦接区域中第二光纤的另一部分具有与第一传播常数不同的传播常数。
9.根据权利要求7的非对称光纤马赫—策德尔干涉仪,其特征在于:
第二耦接区域中第一光纤的另一部分具有与第一传播常数不同的传播常数;以及
第二耦接区域中第二光纤的另一部分具有第一传播常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非对称光纤马赫—策德尔干涉仪,其特征在于第二光纤的一部分中的传播常数由对第二光纤的预收缩、蚀刻或抛光部分来提供。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非对称光纤马赫—策德尔干涉仪,其特征在于在光纤平面上将第一耦接区域中的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弯曲以提供不同的传播常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非对称光纤马赫—策德尔干涉仪,其特征在于光纤布喇格光栅写入两个干涉臂的每一个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非对称光纤马赫—策德尔干涉仪,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光纤包括抛光的光纤。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非对称光纤马赫—策德尔干涉仪,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光纤包括具有D型截面的光纤。
15.根据权利要求1的非对称光纤马赫—策德尔干涉仪,还包括在第一和第二耦接区域中的一个区域上与第一和第二光纤耦接的第三光纤。
16.根据权利要求1的非对称光纤马赫—策德尔干涉仪,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光纤的至少一个光纤中包括光敏光纤。
17.根据权利要求1的非对称光纤马赫—策德尔干涉仪,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光纤在第三耦接区域耦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的非对称光纤马赫—策德尔干涉仪,其特征在于两个干涉臂是平衡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的非对称光纤马赫—策德尔干涉仪,其特征在于两个干涉臂是不平衡的。
20.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非对称光纤马赫—策德尔干涉仪的倍增器/分离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托马斯-贝茨国际公司,未经托马斯-贝茨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239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