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精度深小孔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9124103.7 | 申请日: | 199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09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戈扬;许俊华;金燕苹;戴嘉维;顾明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1/00 | 分类号: | B23K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马伟敏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精度 小孔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高精度深小孔加工工艺,属于金属材料的精细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传统的金属材料深小孔加工方法有:1、机械法,采用钻头钻小孔的机械法只能加工孔径0.5mm以上的小孔,深度一般小于3mm,且内孔粗糙度较大;2、激光法,采用激光打孔的方法可获得小直径的小孔,但也存在深度浅,内孔粗糙的问题;3、电火花法,采用电火花加工技术是目前加工深小孔的主要方法,加工的孔径可小至0.005mm,但其内孔粗糙。受电极刚性限制,这种方法所加工小孔的深径比也受到限制。目前仍缺少一种能在钢材料上加工小孔且内孔粗糙度小、深径比大的方法。经对现有文献的检索,至今尚未发现有对钢及其他金属材料的基体在深小孔孔径为0.10mm-1.0mm内,小孔深度与直径之比大于15∶1的高精度深小孔加工的新工艺。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采用一种新的工艺方法,在不锈钢及其他金属材料的基体上实施高精度深小孔加工工艺,以满足在这类材质的基体上获得高精度深小孔的要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在被加工材料基体上进行预加工,在设定加工深小孔的位置上先加工出预置工艺孔,然后在孔内放入预制的冷拔不锈钢细长管,管的外壁周围放上焊料,真空加热钎焊后即可获得高精度的深小孔。钎焊工艺条件为:真空加热10-3Pa,1050℃-1150℃。
本发明具有显著的效果和实质性特点,解决了长期来机加工范围内无法解决的孔径在0.10mm-1.0mm范围内,孔深与孔径之比大于15∶1的高精度深小孔,深孔内圆的粗糙度低,达11,最大深径比可达200∶1,而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大量加工效率高,特别适用于在一块基体上加工大量深小孔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口待加工材料预加工方式一示意图
图2口待加工材料预加工方式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首先在待加工材料基体1上进行预加工开孔2,开孔2可以利用线切割在设定加工深小孔的位置附近钻一个工艺孔6,穿入切割线,沿小孔位置切割,然后在加工小孔2位置放入预制冷拔不锈细长管3,管外周围及线切割缝5上放上焊料后进行钎焊成型。工艺孔6可同时钎焊封闭。钎焊工艺条件为:真空加热10-3Pa、1050℃-1150℃。经钎焊后,即可获得高精度深小孔。也可以将待加工材料沿加工小孔2位置对切开,在小孔2位置分别开微细槽,然后放入冷拔不锈钢细长管3和在管外周围放上焊料,在专用夹具4固定下,同样进行真空加热钎焊,并对切开的基体1焊接,获得高精度的深小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241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成纤维纱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容器灌装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