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免提电话系统无效
申请号: | 99124649.7 | 申请日: | 199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259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12 |
发明(设计)人: | 裵胜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B10/04 | 分类号: | H04B10/04;H04B10/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邹光新,傅康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免提 电话 系统 | ||
本申请提出对1998年12月30日在韩国工业资产局注册的申请“车载免提电话系统”(“Hands-free Telephone System for Vehicle”)No.98-60779的优先权要求,该申请的内容列作本申请的参考。
本发明属免提电话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与车载免提电话系统有关。
通常,车载免提电话系统设计成可以通过外接的麦克风和扬声器进行通信,从而避免了在驾驶车辆时还要拿起移动电话机的麻烦。这种免提电话系统在安置在一个托架上时还起着电池充电器作用,使驾驶员更为方便。
图1示出了车载免提电话系统的一个例子。这种免提电话系统包括一个放置移动电话机10的托架12和一个控制免提功能的免提主机14。免提主机14上接着扬声器18、车上供电的供电塞绳20和接至托架12的塞绳22。
托架12可以配置在车内用户可以方便地放置移动电话机10的地方,例如,驾驶员座位附近的安置车辆仪表处。移动电话机10放置在托架12上,通过塞绳16与托架12连接。塞绳16是可从移动电话机10上脱卸的。
移动电话机10有一个容卷曲塞绳16的插头插入的连接孔。这样,就有可能有一些污染物,特别是像水那样的液体,进入连接孔。进入水之类的液体会使移动电话机的这个连接器生锈,更不好的是会腐蚀连接器。此外,用户每当要用免提电话系统打电话时必需将卷曲塞绳16的插头插入移动电话机10的连接孔,非常麻烦。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移动电话机与免提电话系统之间建立不需要任何利用卷曲塞绳连接的通信的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移动无线电话机与免提电话系统之间建立无线通信的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载免提电话系统包括:一个移动电话机托架,具有一个配置在它的支托表面上的第一红外光收发器和一对受到车上供电的充电端;一个移动电话机,具有一个配置在当移动电话机放在托架上时刚好与第一红外光收发器对准的位置上的第二红外光收发器,所述移动电话机对在内部处理的语音和数据信号进行调制后通过第二红外光收发器输出和对通过第二红外光收发器接收的语音和数据信号进行解调;以及一个免提主机,用来对通过外部麦克风接收的语音和数据信号进行调制后输出给托架的第一红外光收发器和对通过第一红外光收发器接收的语音和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后输出给外部扬声器。
本发明的以上这些和其他一些目的、功能和优点从以下结合附图所作的详细说明中可以看得更加清楚。在这些附图中:
图1为车载免提电话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示出按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的移动电话机背面和免提电话系统的托架的示意图;
图3为按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的移动电话机的方框图;
图4为按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的免提电话系统的方框图;以及
图5为示出按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的用来检测移动电话机是否放到托架上的移动电话机和托架的结构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这些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中,众所周知的功能或结构不作详细说明,以免反而使本发明的特点不够突出。
按照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电话机10和免提电话系统之间提供通信,而不需要使用图1中所示的卷曲塞绳16。
图2为示出按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的移动电话机的背面和免提电话系统的托架的示意图。图3为移动电话机的方框图,而图4为免提电话系统的方框图。图5为检测移动电话机是否安置在托架上的移动电话机和托架的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附在移动电话机30背面的电池20有一个红外光发送部126和一个红外光接收部128。免提电话系统的托架40也有一个红外光发送部214和一个红外光接收部216。在移动电话机30放到托架40上时,移动电话机30的红外光发送部126正好对着托架40的红外光接收部216,而移动电话机30的红外光接收部216正好对着托架40的红外光发送部214。因此,从红外光发送部126传出的信号输入托架40的红外光接收部216,而从托架40的红外光发送部214传出的信号输入移动电话机30的红外光接收部1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246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垃圾处理方法
- 下一篇:制备二羧酸或酸酐的二甲基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