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键压装置的安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9125802.9 | 申请日: | 199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255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07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刚;十代干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B1/38 | 分类号: | H04B1/38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晓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安装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在诸如移动电话和PHS(个人手持电话系统)的无线电通讯设备中的键压装置的安装结构,具体说涉及这样一种结构,其中键压装置能够非常简便地安装在于壳体上形成的安装基底部分上。
图5和图6示出了诸如移动电话和PHS的无线电通讯设备中的传统键压装置。在图5中,用于分别穿过键压装置54上的安装孔55的凸台52在壳体51上竖起,在键压装置54中的安装孔55分别装配在凸台52上之后,凸台被熔融以固定到键压装置上。
图6示出了键压装置54的结构,该装置在整体上通常被加工成L形,铰接件57就形成在直立腿部56上,键钮58以凸起的形式形成在铰接件的前表面上。由此,在键压操作中,当键钮58被压下时,则铰接件的一端就与一开关(未示出)发生接触,并操纵该开关。
在图中仅示出了壳体51的下半部分,用于安装到下半部分上的上半部分被省略。槽口53形成在壳体51上,键钮就穿过该槽口向外凸出。
但是,在移动无线电通讯设备的键压装置传统安装结构中,键压装置中的安装孔分别装配到凸台上之后,壳体上的凸台必须被熔融固定到键压装置上。由此,就遇到一个问题,即在安装操作中必须实施熔融步骤,这是十分麻烦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键压装置的安装结构,其中键压装置可以简便地安装在形成于壳体上的安装基底部分上。
上述问题是通过这样一种键压装置的安装结构解决的,其中键压装置包括通常为L形的弹性件,接合爪形成在弹性件的底壁部分,铰接件形成在弹性件的直立腿部,键钮形成在铰接件上,用于接合键压装置的接合爪的接合部分、安装基底部分和挡块形成在壳体上,用于容纳键钮的孔形成在壳体上,且当将键钮插入孔中时,键压装置的接合爪与壳体上的接合部分相接合,由此实现了安装操作。
通过这种结构,可获得这样一个优点,即键压装置能够被简便地安装在形成在壳体上的安装基底部分上。
图1是示出在诸如移动电话和PHS的无线电通讯设备中的键压装置-安装结构的透视图;
图2是从另一侧观察时图1中的键压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诸如移动电话和PHS的无线电通讯设备中的键压装置-安装结构的剖视图,示出了安装操作;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诸如移动电话和PHS的无线电通讯设备中的键压装置-安装结构的剖视图,示出了安装操作完成后的情况;
图5是示出传统键压装置-安装结构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6是从另一侧观察时传统的键压装置-安装结构的透视图。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诸如移动电话和PHS的无线电通讯设备中的键压装置-安装结构的透视图。在图1中,键压装置1是由弹性件(例如ABS树脂)形成,大致为L形。铰接件4就形成在弹性件的直立腿部3上,且接合爪2就形成在弹性件的底壁部分上。键钮形成在铰接件4上,而凸台形成在该键钮的相反侧。印刷电路板支撑部分5分别形成在与直立腿部3相对的一侧。参见键钮和接合爪2之间的位置关系,接合爪2形成在底壁部分的宽度的中央处,而键钮以下述方式形成在铰接件4上,即键钮的中心位于接合爪2的宽度的中央处。
用于容纳键钮的孔8穿过壳体7形成,安装基底部分10和挡块11形成为在壳体上竖起,用于容纳接合爪2的接合部分9形成在壳体上。参见孔8和接合部分9之间的位置关系,接合部分9位于孔8的宽度的中央处。
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键钮是被插入到键钮插入孔中,但也可以采用类似于在传统结构中形成在壳体7上的槽口式设计,键钮就容纳在该槽口中。
图2是从另一侧观察时键压装置1的透视图。从图2中可以了解到,键钮12形成在铰接件4上。其它的结构与在上文中参考图1进行的说明相同,因此在这里省略有关的解释。
图3是无线电通讯设备(诸如移动电话和PHS)中的本发明的键压装置-安装结构的剖视图,其中示出了安装操作。图3示出了键压装置1的接合爪2即将接合在壳体7的接合部分中的情况,在此刻,键钮12也正处于容纳于壳体7的孔中的过程中。在此之后,印刷电路板支撑部分5的下侧则分别从挡块11的倾斜表面13上滑落,使得键压装置1固定到安装基底部分10上。用于与壳体7相接合的盖14的局部在该图中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258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气垫凉鞋
- 下一篇:提高二氧化碳回收率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