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交变长扩频码产生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127036.3 | 申请日: | 199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302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04 |
发明(设计)人: | 曹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13/00 | 分类号: | H04J13/00;H04L2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51805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交 变长 扩频码 产生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多路复用通信,更具体地指一种符合宽带码分多址(WCDMA)标准的扩频通信系统中应用的正交变长扩频码(OVSF)(OVSF,Orthogonal VariableSpreading Factor)产生方法及其装置。
在使用扩频技术的通信系统中,扩频码字的长度与所传输的数据速率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WCDMA系统凭借其带宽的优势,可提供语音、图象、数据等多种不同的业务。各种业务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为了实现不同的数据传送速率,需要使用不同长度的扩频码字。
扩频码字来自于一种在代数中称为哈达玛矩阵的行向量。一长度为N的扩频码字是N×N的哈达玛矩阵的某一行向量。行向量在矩阵中的位置对应该码字的码号。哈达玛矩阵的行向量从第一行开始编号依次递增得到的有序向量集合称为Walsh码集。
受扩频技术固有的相关接收方法的限制,系统在分配扩频码资源时,为了防止信号的相关性受到影响,要求在同一信道上同时使用的所有扩频码字中不允许有重复部分出现。也就是说,分配一扩频码字后,必然将对其它码字是否可以使用产生影响。因此,某一特定的扩频码字的码长和码号与受其影响的扩频码字的码长和码号之间必须存在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而Walsh码集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因此,必须对Walsh码集按照一定规律进行重新排序才能应用于WCDMA系统,这构成了相应长度的一种称为正交变长扩频码(OVSF)(OVSF)的编码集合。
对Walsh集,有如下递推公式:
对OVSF集,递推关系则为:
对给定长度的OVSF编码集合而言,每个码字有自己与Walsh码集不同的固定的序号。由此可见,OVSF码实际上是另外一种排序的集合。
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OVSF码集还是Walsh码集,人们更关心如何根据给定的码长和码号直接产生所需的码字,这比产生直接整个码集更具有实际意义
若按照上述递推方法将给定长度的OVSF码的整个集合生成后,将整个集合存储于内存中。使用时从事先得到的码字集合中取出相应的码字即可。这种方法要求有能够存储最大长度的OVSF码集整个集合的内存空间;以最大码长为256为例,所需空间为256×256=64K,按比特存储为8KB,按字节存储则为64KB。这样所耗费的资源较大,提高了所形成的产品成本。
若根据Walsh码集与OVSF码集的“同源”特性,先找出长度相同的OVSF码号到Walsh码号的一种映射关系,然后再利用已有的Walsh码产生的方法,来得到所需要的OVSF码字的方法,则存在一两者的映射过程,增加了OVSF码产生的复杂度,还提高了所形成的产品成本。
到目前为止,根据码长和码号产生Walsh码字的技术已有出现,例如美国专利号US3701143、US368077等。但国内外尚未见有根据码长和码号直接产生OVSF码的技术报道。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根据所需要的OVSF码字的码长和码号,提出一种简单直接、实现方便的正交变长扩频码(OVSF)产生方法及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步骤为:
该方法从码字的初值开始,根据码字已产生部分,按照长度从1开始呈2的幂次几何增长的步长,以复制或取反的方式逐步外推到码字的后续部分,外推的方式由待产生的OVSF码号从最高位起的相应比特位决定。
依本发明的上述方法所采用的装置为:
该装置包括一可读可写寄存器、一移位寄存器、一多路复用器、一多路开关、一乘法器和一控制信号发生器,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270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