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蜜蜂授粉诱导剂无效
申请号: | 99127173.4 | 申请日: | 199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301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04 |
发明(设计)人: | 孟宪佐;谢桂阳;韩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216 | 分类号: | A61K31/216;A61P4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存秀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蜜蜂 授粉 诱导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诱蜜蜂对农作物进行传花授粉,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及质量的蜜蜂授粉诱导剂。
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其信息素在蜂群的许多活动中起着通讯联络作用,其中,蜂王信息素在蜂群的形成、分工和多种活动中起着控制和调节作用;工蜂的那氏信息素则在工蜂外出采集花粉和返巢过程中起着定向和引导作用。
目前,国外已有人{英国John B.Free,《社会性蜂类的信息素》(JohnB.Free,《Pheromones of Social Bees,1987》)}进行用工蜂那氏信息素诱导意大利蜜蜂为农作物授粉的试验。这种信息素由于成分单一,在诱导蜜蜂授粉时,效果不够显著。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工蜂那氏信息素诱导剂存在的诱效不显著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更有效地引诱蜜蜂为目标农作物传授花粉的诱导剂,从而促进农业增产丰收。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蜜蜂授粉诱导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组分包括:牻牛儿醇、牻牛儿酸、柠檬醛、9-氧代-反-2-癸烯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其组成组分的重量百分配比为:
牻牛儿醇 30-40%
牻牛儿酸 24-26%
柠檬醛 1-5%
9-氧代-反-2-癸烯酸 19-35%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3-10%
上述组分中牻牛儿醇、牻牛儿酸和柠檬醛是蜜蜂工蜂那氏信息素的三个有效成分,9-氧代-反-2-癸烯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是蜜蜂蜂王信息素的二个有效成分。将蜜蜂蜂王信息素的成分和工蜂那氏信息素的成分组合在一起,能更有效地诱导蜜蜂为目标农作物传授花粉。这种诱导剂不但对意大利蜜蜂有诱导作用,而且对中华蜜蜂更有效,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 Fabricius),简称中蜂,是我国的优良蜂种,数量多,适应性强,而且能为多种蜜源植物传播花粉。因此,该蜜蜂授粉诱导剂扩大了应用范围,并更适合中国国情。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用本发明提供的蜜蜂授粉诱导剂引诱中华蜜蜂为棉田棉花授粉,之所以采用中华蜜蜂,是因为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 Fabricius),简称中蜂,是我国的优良蜂种,数量多,适应性强,而且能为多种蜜源植物传播花粉,促进农业增产丰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蜜蜂授粉诱导剂的组成组分和重量百分配比为:
牻牛儿醇 30%
牻牛儿酸 24%
柠檬醛 1%
9-氧代-反-2-癸烯酸 35%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1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蜜蜂授粉诱导剂的组成组分和重量百分配比为:
牻牛儿醇 40%
牻牛儿酸 26%
柠檬醛 5%
9-氧代-反-2-癸烯酸 26%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3%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蜜蜂授粉诱导剂的组成组分和重量百分配比为:
牻牛儿醇 40%
牻牛儿酸 26%
柠檬醛 5%
9-氧代-反-2-癸烯酸 19%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10%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的蜜蜂授粉诱导剂的组成组分和重量百分配比为:
牻牛儿醇 27%
牻牛儿酸 26%
柠檬醛 5%
9-氧代-反-2-癸烯酸 35%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7%
实施例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271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防腐耐磨涂层复合管材
- 下一篇:穴位负压热磁针罐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