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复合水分散体系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9127205.6 | 申请日: | 199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257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28 |
发明(设计)人: | 武利民;潘桂荣;张竹青;李丹;游波;钱峰;宗祥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83/06 | 分类号: | C08F283/06;C08F2/22 |
代理公司: | 复旦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飞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氧树脂 丙烯酸 树脂 复合 水分 散体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复合水分散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采用如下组分:
(1)至少含一种环氧当量值在150~1800之间的环氧树脂,用量占体系树脂总量的10~50%;
(2)至少含一种C1~C18的丙烯酸烷基酯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用量为体系树脂总量的10~65%;
(3)C1~C6的不饱和羧酸,用量占体系树脂总量的0.5~10%;
(4)C8~C16的单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或其卤代衍生物,用量为体系树脂总量的10~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复合水分散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环氧树脂的用量为体系树脂总量的1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复合水分散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丙烯酸烷基酯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用量为体系树脂总量的20~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复合水分散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不饱和羧酸用量为体系树脂总量的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复合水分散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单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或其卤代衍生物用量为体系树脂总量的20~45%。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复合水分散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器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N2导入管、冷凝管和滴液漏斗,按用量称取各组分,先将全部环氧树脂、所需丙烯酸烷基酯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总量的5~20%、所需单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或其卤代衍生物总量的5~20%、所需不饱和羧酸的100%、所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量的40~70%和所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总量的40~70%以及适量去离子水等混合,高速搅拌进行预乳化,加入上述反应器,通入N2气,搅拌升温至55~80℃,加入适量引发剂和pH调节剂,引发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将余下的丙烯酸烷基酯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或其卤代衍生物、不饱和羧酸、表面活性剂和水等预乳化,并在1~4小时内滴加入上述反应体系中,同时滴加引发剂和pH调节剂的水溶液,滴加完毕,保温1~2小时,冷却,出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复合水分散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表面活性剂为EO在1~10摩尔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为体系树脂总量的0.5~4.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复合水分散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表面活性剂为EO在4~80摩尔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为体系树脂总量的2.0~7.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复合水分散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引发剂为过硫酸盐或氧化还原体系,用量为体系树脂总量的0.5~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272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腰垫
- 下一篇:二苯膦甲基取代的胺烃基膦酸、膦酸盐及其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