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传感器汽油标号测试仪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9127327.3 申请日: 1999-12-29
公开(公告)号: CN1301961A 公开(公告)日: 2001-07-04
发明(设计)人: 崔大付;赵湛;李亚亭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N27/22 分类号: G01N27/22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刘秀娟
地址: 100080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复合 传感器 汽油 标号 测试仪
【说明书】:

发明属于汽油抗暴指数-辛烷值,俗称汽油标号的采样测试仪表。目前,在石化企业中,测定辛烷值的方法是马达法(MON)和条件相对宽松一些的研究法(RON)。这是一种“古老”的也是最直接的方法。目前世界各国仍然在作为标准检测方法使用。同时也有一些新的方法在研究,比如用红外光谱法,色谱法等物理化学分析手段进行辛烷值的测定。这些方法特点是使用的设备价格昂贵,体积庞大,检测费时、费力、费钱。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测试技术的不足,利用复合传感技术进行检测,做到大大提高检测的效率,实现快速、廉价的检测。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1.汽油标号是与其组分的综合介电常数有关的,同时介电常数又与温度有关。因此测定的方法特征在于:

(a)汽油标号Y与介电常数εr和温度T等物理量的函数关系为:

Y=F(εr,T)=w1*T+w2*f(εr)+b其中w1、w2为权重,b为修正偏移量,f(εr)为频率值。根据(a)所述的方法,测试的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

(b)绝缘骨架(4),其下部可组装多组环形的电极(1),其上部加盖(3),其中间空隙部分(2)为电容-频率变换电路,其中心嵌有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5)。

(c)测试仪的特征在于:由电容传感器测试汽油的相对介电常数,连接信号变换电路变换为频率值f(εr),直接送入单片机的计数接口。由温度传感器测试出汽油的温度值T,经过A/D变换,送入单片机,由标定电路对仪表进行两点标定,得到w1、w2和b值,有关数据存储在EEPROM中测试结果显示在与单片机相连的显示器上。各电路部分还与供电电路和基准电源电路相连。

复合传感器汽油标号测试仪,传感器的特征在于:多组环形电极的外层电极为屏蔽极,电容值变换为频率的电路与传感器为一体。

复合传感器汽油标号测试仪的传感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测试仪表数据处理及显示部分与传感器是分离的,使用屏蔽导线相连,距离可以大于10米;传感器屏蔽极与连接线屏蔽极相连,在仪表部分接地。

本发明的装置如下:

复合传感器汽油标号测试仪包括复合传感器探头,复合传感器探头结构如图1所示。仪表壳体,壳上开有LCD或LED显示窗口,壳内有电路板,板上有拨子开关,有可调电阻模拟汽油标号值的输入电路;复合传感器探头与仪表用长度大于10米的屏蔽电缆连接。传感器探头由不同外径的金属圆筒,组装在绝缘的骨架(4)上,其上部加盖(3),其中间空隙部分(1)为电容-频率变换电路,在骨架的中心嵌有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5)。

本发明的测试仪具有如下特点:

1.通过两个已知标号的汽油标定后,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测试出温度T和频率f,由公式Y=F(εr,T)可以测试出汽油的标号,并用数字直接显示在仪表上。

2.本发明是一种快速、简洁的测试汽油标号的仪器。

3.本发明的测试线路简单,复合传感器探头可由模具制造,成本低廉,信号处理由单片机控制;实现了智能化,只要打开电源就可测试;整个仪表成本很低,对于一般的消费者可以接收。

附图说明:

图1、复合传感器结构示意图。1-多组环形电极,2-电容-频率转换电路,3-盖,4-绝缘骨架,5-温度传感器;

图2、复合传感器汽油标号测试仪硬件结构框图;

图3、传感器等效电路;

图4、复合传感器汽油标号测试仪实施线路原理图;

图5、主程序流程图。

实施例

本发明的复合传感器汽油标号测试仪由两部分组成:传感器探头和仪表。探头外形尺寸为Φ25×35mm,传感部分为Φ25×15mm,由长为15mm壁厚为0.5的直径不同的五个不锈钢管嵌套而组成,最外层的钢管为屏蔽层,其余四个构成一个电容传感器,连接的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

本发明的实际结构钢管是粘结在刻有环形固定槽的尼龙底座上的,构成的电容值在20~30P。前级电路由锁相环4046组成,电容值直接变换为频率值,频率范围在500kHz~1MHz间。温度传感器为NTC热敏电阻,前级电路有LM258构成。仪表数据处理选用低功耗的PIC16C73单片机,LCM7211作为液晶显示电路,X25043为数据存储器。电路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实现电路如图4所示。软件流程如图5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273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