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辊脱管及定张减径轧辊加工倒角刀无效
申请号: | 99200157.9 | 申请日: | 199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3753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26 |
发明(设计)人: | 卫小仑;严泽生;李群;庄刚;郑贵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钢管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8/04 | 分类号: | B21B28/04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家驹,夏忠连 |
地址: | 3003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辊脱管 定张减径 轧辊 加工 倒角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使三辊脱管、定张减径孔型得到优化的轧辊倒角用刀具,用于钢管生产中三辊脱管机、定张减径机孔型的倒角。
三辊脱管、定张减径孔型加工后,根据工艺的要求,要对三只轧辊,六个轧辊边缘进行倒角以消除由于轧辊边缘在钢管外表面压出“青线”。目前,轧辊边缘“倒角”均用手持砂轮机在辊缝处进行修磨,倒角的圆弧半径R无法精确控制,使得孔型无法光滑过渡。同时随着孔型的增大,轧辊边缘贴近机架壳体,使行手动砂轮无法对轧辊边缘进行修磨。而且手持砂轮机修磨的劳动强度大,其噪声、粉尘污染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辊脱管及定张减径轧辊加工倒角刀。该倒角刀能满足不同的工艺要求,并在孔型辊缝处加工出所需的R圆弧,以确保辊缝处孔型曲线平滑过渡,从而消除钢管外表面缺陷,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倒角刀是在现有刀具上的改进,是在现有的方刀、三角和菱形刀片的相邻两个切削刃上加工出所需“倒角”的R圆弧。用陶瓷或硬质合金刀片制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加工轧辊时,轧辊与本实用新型倒角刀的关系。
图2为本实用新型倒角刀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三辊脱管、定张减径机轧辊加工一般采用专用机床加工,倒角刀6安装在刀架4上,在机床主轴上旋转,轧辊1、2、3也同时旋转,1、2、3三个轧辊呈120°布置组成孔型。三把倒角刀或一把倒角刀对1、2、3三个轧辊进行加工,通过偏心距及刀具直径的调整,得到不同的孔型,达到脱管、定张减径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倒角刀6的8个圆弧切削刃7的修磨深度B与所需轧辊倒角的圆弧半径R之间的关系由下述方程式确定:
L:刀片宽度,图中L=L1=L2。
在所述倒角刀的切削刃上进行45°×1.5负倒角。
由上式可知,只要给出所需三辊脱管、定张减径机轧辊倒角的圆弧半径R,由于角度α为加工前的角度,为一确定值,因此可方便地求出在现使用的倒角刀上要修磨的深度B;由于刀片宽度L为已知值,因而可求出圆弧的圆心距刀片对称中心线的的距离E,从而加工出本实用新型倒角刀。
本实用新型倒角刀圆弧可根据所需三辊脱管、定张减径机轧辊倒角的圆弧半径R及现使用的倒角刀的大小而定,其范围最好为3≤R≤10mm。
用本实用新型倒角刀加工出的R圆弧可与轧辊孔型光滑过渡,且采用现有的刀杆、刀片及工装,刀片可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当前钢管生产中,在钢管外表面产生“青线”问题,保证了轧辊孔型形状的平滑过渡,改善了被加工管材的外表面质量,改善了工作环境,降低了劳动强度,另外原理简单,易于掌握。
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不同孔型的轧辊倒角,只需在现使用的倒角刀刀片上修磨即可。加工时,只要按正、反方向旋转即可加工出一条辊缝,两个轧辊边缘圆弧,加工时可用一把刀加工,也可用三把刀同时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钢管公司,未经天津钢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01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4阶非圆齿轮轮系液压马达
- 下一篇:视频信息网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