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长效型手电筒无效
申请号: | 99200426.8 | 申请日: | 199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3607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26 |
发明(设计)人: | 罗琼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琼珍 |
主分类号: | F21L7/00 | 分类号: | F21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史欣耕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效 手电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电筒,并特称为长效型迷你手电筒。
现有的手电筒,大都采用一般的所谓小灯泡,俗称“电珠”,这种作为光源的发光元件,不仅耗电量大、效率低、温度高及寿命短,而且经常要更换电池,使用极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耗电较省、效率较高、温度较低、寿命较长而且更换电池不经常,使用较方便的长效型手电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长效型手电筒,其包括:电池座、外壳体、延伸部、灯头座、ㄩ型外罩、电池及簧圈,其特征是:电池座前端设有一ㄩ型容置口,于ㄩ型容置口的两延伸部内面对应各设有一凹孔,而于ㄩ型容置口处枢设一可旋转的灯头座;该灯头座由一固定座及一透明折射罩相互组合而成,固定座内设有一于其上具有超亮度数码管的电路板,电路板正负极有导电片分别穿出固定座的两侧壁外,于透明折射罩与固定座两侧中央对接缘处,各形成有一可对接的半圆柱,透明折射罩与固定座组合并使两半圆柱共同组成一圆柱,并由该圆柱嵌入ㄩ型容置口两延伸部的凹孔内;灯头座外设ㄩ型外罩,ㄩ型外罩的两内侧各设一对称的扣缘,扣缘扣固于透明折射罩两侧所设的凹槽并使透明折射罩与固定座组成一体;两延伸部下段至电池座前端部两侧,各设一可分别嵌入导片的嵌槽,两导片一端与电池接触,另端呈弯折状且位于固定座两侧正负极导电片的旋转路径上;外壳体前端有一供灯头座可作360度旋转的ㄩ型缺口,外壳体底端设有可锁入电池座底端螺孔的锁固螺丝。
上述设计,构成的手电筒,据试验达到了较之现有一般手电筒具有耗电省、寿命长,使用方便的良好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灯头座旋转透明折射罩向外并导通电源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灯头座旋转透明折射罩向内使中断电源时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其包括:电池座1、外壳体2、延伸部13、灯头座14、ㄩ型外罩144、电池11及簧圈23,其特征是:电池座1前端设有一ㄩ型容置口12,于ㄩ型容置口12的两延伸部13内面对应各设有一凹孔131,而于ㄩ型容置口12处枢设一可旋转的灯头座14;该灯头座14由一固定座141及一透明折射罩142相互组合而成,固定座141内设有一于其上具有超亮度数码管1432的电路板143,电路板143正负极有导电片1431分别穿出固定座141的两侧壁外,于透明折射罩142与固定座141两侧中央对接缘处,各形成有一可对接的半圆柱1411、1421,透明折射罩142与固定座141组合并使两半圆柱共同组成一圆柱1411、1421,并由该圆柱嵌入ㄩ型容置口12两延伸部13的凹孔内131;灯头座14外设ㄩ型外罩144,ㄩ型外罩144的两内侧各设一对称的扣缘1441,扣缘1441扣固于透明折射罩142两侧所设的凹槽1423并使透明折射罩142与固定座141组成一体;两延伸部13下段至电池座1前端部两侧,各设一可分别嵌入导片133的嵌槽132,两导片133一端与电池11接触,另端呈弯折状且位于固定座141两侧正负极导电片1431的旋转路径上;外壳体2前端有一供灯头座14可作360度旋转的ㄩ型缺口21,外壳体2底端设有可锁入电池座1底端螺孔134的锁固螺丝22。
如图4、5所示:当将灯头座14旋转至使透明折射罩142朝外时,恰可伸出于固定座141两侧的电路板143正负极导电片1431分另与两导片133端部相接触而导通电源,并使超亮度数码管1432亮启,而使光源经由内面具有多个折射面1422的透明折射罩142向外投射出明亮的光。
当将灯头座14旋转而使透明折射罩142收置于内时,将使电源自动中断,而于不使用时,使透明折罩142外表不致磨损。锁固螺丝22上连设簧圈23,便于随身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琼珍,未经罗琼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04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