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动机或发电机的定子无效
申请号: | 99200477.2 | 申请日: | 1999-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35549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22 |
发明(设计)人: | 范扬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的钢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范扬锋 |
主分类号: | H02K1/16 | 分类号: | H02K1/16;H02K3/2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文意 |
地址: | 台湾省桃***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动机 发电机 定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动机或发电机的定子。
请参阅图20,它为公知应用于电动机或发电机的定子80,它是由一片一片厚度约0.5mm-0.35mm铁芯片81相互堆叠铆合而成,铁芯片81为具数个齿部82,数个槽孔83及一中空槽环,这种公知定子80在制造时所产生的残废料很多(槽孔83部分),而且绕线复杂故需要高成本且繁复手续的线圈绕线机,整型机,绑线机械等,其投资设备复杂昂贵。另外,在设计上弹性空间不大,譬如极数(N极及S极)增多时,则线圈绕线更加困难且所绕的圈数减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单体和固定装置所组成的用于电动机或发电机的定子,它具有其单体可以独立进行绕线、单体分布可以超过一层,每一层单体的纵向轴线,可以有位差,增加极数,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包括:
(1)数个定子的单体,其中定子的单体包括:
(a)一柱状体,该柱状体由其顶侧延纵向延伸至其底侧,该延伸的方向定义纵向轴线,且该柱状体略分为第一端区,第二端区及中段区,其中第一端区及第二端区分别连接于中段区的两侧,且朝向单体的内侧靠近,而内侧的相对侧形成外侧,以及
(b)可导电的线圈,它缠绕于柱状体,其中线圈是多次缠绕通过柱状体的顶侧、内侧、底侧及外侧;其中数个定子的单体是以整齐方式围绕排列,而所围绕的轴线定义为中心轴线;以及
(2)固定装置,它将上述的数个定子的单体固定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简化绕线程序,定子的单体可以独立进行绕线,可以在绕线时整齐排线,且可以相当饱和方式绕线,以增加磁场强度;其次是定子的单体分布可以超过一层,当每一层定子单体以纵向轴线而言可以有位差时,即可轻易增加极数,且绕线的圈数不会减少。
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的单体的实施例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6至图18为动子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0为公知定子的立体图。
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请先参考图4为依本实用新型一基本形式的用于电动机或发电机的定子90,本实施例具有三个定子的单体10,其中定子的单体10主要包括柱状体19与线圈30。有关柱状体19,请一并参考图1,为方便尔后的说明,将该柱状体19更细部定义如下。该柱状体19是由其顶侧16延纵向延伸至其底侧17,该延纵的方向定义为纵向轴线41,且该柱状体19略分为第一端区11,第二端区12及中段区13,其中第一端区11及第二端区12分别连结于中段区13的两侧(缠绕线圈并通电后形成N极与S极),且朝向单体10的内侧14靠近,而内侧14的相对侧形成外侧15。
至于柱状体19的材质需为导磁的材料,如粉末冶金制成,或者如图2以多个导磁板20沿纵向轴线41相叠而成,或图如图3由多个导磁板20由内侧14至外侧15方向相叠而成,其中导磁板20可采用如磁性电磁钢片或其他具有导磁的材料。
另外可导电且外层具有绝缘层的线圈30(如漆包铜线),是缠绕于柱状体19,其中线圈30是多次缠绕通过柱状体19的顶侧16,内侧14,底侧17及外侧15,另外柱状体19最好设有线圈座31以缠绕线圈30。
图4的实施例显示线圈30缠绕的位置是位于第一端区11及第二端区12,且定子的单体10是以整齐方式围绕电动机或发电机的动子91排列,且各定子的单体10的内侧14均朝向中心轴线93,而所围绕的轴线定义为中心轴线93,该中心轴线93也为动子91旋转的轴线,以形成一具有六极(三个N极,三个S极)的定子90。
图5与图4不同点在于线圈30缠绕于中段区13,且第一、二端区11,12是经加工成凹弧18,以便与动子91紧密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的钢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范扬锋,未经丽的钢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范扬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04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