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表面电晕处理机无效
申请号: | 99200782.8 | 申请日: | 199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3638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巨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精易达包装设备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1/04 | 分类号: | B29C7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佩兰 |
地址: | 10101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电晕 处理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薄膜表面处理机。
塑料薄膜生产过程中因添加助剂,表面有蜡质等渗出,特别是用吹拉成型的薄膜表面光滑,不易和其他物质相吸附,不易在其表面进行印刷或贴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塑料编织袋或薄膜表面进行电火花处理的装置,使光滑的薄膜表面变涩、利于粘胶剂渗入,提高印刷与粘接效果。本装置可配合流水线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由机壳、控制面板、主机、高压变压器、放电器组成的表面电晕处理机,主机的交流220V电源内设有调压变压器B4,B4的输出端设有由整流二极管D9、D10、D11、D12多个大容量高压电容组成的全波整流储电电路,储电电路输出两端设有由电感线圈L,高压变压器B5初级可控硅3CT1、3CT2、双向二极管D13、D14,在3CT1的触发极和反向极之间接有二极管D8和变压器B3、3GT2的触发极和反向极之间接有二极管D5和变压器B2,在变压器B2、B3的次级设有由电容器C3、C4、C5、C6、C7,电阻R1、R2、R3、R4,二极管D6,D7,三极管BG1、BG2组成的变频脉冲触发电路,高压变压器B5次级接有放电器F,主机还设有启动开关QA、自动开关TAIC、电铃DL、变压器B1、指示灯ZD1、ZD2、TAD、QAD组成的信号显示和自保跳脱电路以及由变压器B1次级,整流二极管D1、D2、D3、D4,电容器C1、C2组成的直流电源。上述多个大容量高压电容的数量可以是3个、4个、5个等。
其工作原理是:合上电源开关灯亮铃响,变频触发器进入准备工作状态,调压变压器放置220V挡位,合上自动开关和启动开关并逐步升高调压器直至电流表电压表达到指示要求,放电器放电。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高频高压的电火花对塑料编织袋或薄膜表面进行处理使光滑的表面变涩,胶粘剂易于渗入附着,提高了薄膜表面的印刷和粘接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效果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电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机高压变压器放电器联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放电器侧视图
图中1机壳、2控制面板、3指示灯、4电流表、5调压变压器手柄、6电压表、7报警开关、8电源开关、9主机与高压变压器初组插口,10电源接座、11接地线、12自动开关、14起动按键、15停止按键、16高压变压器、17高压变压器初级接线端,18高压变压器次级接线接地端,19通气孔,20高压变压器次级高压输出端、21主机与高压变压器连接线、22电极线、23电极轮、24介质胶套,25钢轧轮、26护罩、27排气口、28支架、29薄膜。
机壳1一般用铁皮制成方桶式,主要用来固定元器件、电路板等,控制面板2平面后边设有斜面、主要用于固定开关、表头、指示灯、连线接口等,并与机壳上端连接。高压变压器16外购16KVA以上的标准件,和主机的变频脉冲触发器连接,将高频高压输送给放电器,放电器28由机罩、支架、电极线、电极轮、介质胶套、钢轧轮、排气口等组成。电极轮23按设计尺寸要求用导电金属做成长圆棒,其外表面套有用硅胶制作的胶套24二端支承在支架28上,其作用是既可牵拉薄膜又作为一个电极与高压变压器的次级接地极连接,电极线22为细金属导线3至6根不等,长度和电极轮相仿,导线之间距离均匀,固定在电极轮一侧和电极轮保持平行,距离可调整,作为另一电极与高压变压器的次线高压极连接。其作用是工作时对薄膜表面进行电火花处理,轧轮25用金属做成与电极轮一般长的圆棒,安装在电极轮一侧,主要用于牵拉薄膜,机罩26作成长方盖,上面设有玻璃观察窗和排气口,作用是安全防护、便于观察和排废气。电极轮和电极线以及轧轮可以做成正、反二组,同时对薄膜的正面和背面进行电火花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精易达包装设备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精易达包装设备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07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