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热水器自控阀无效
申请号: | 99201784.X | 申请日: | 1999-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3797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24 |
发明(设计)人: | 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强 |
主分类号: | F24J2/40 | 分类号: | F24J2/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热水器 自控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太阳能热水器供水自动控制装置,属于自动控制阀的技术领域。
随着能源的紧缺,太阳能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太阳能热水器得到广泛的使用。为足够采光,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架设普遍较高,大多设在房顶屋面上,难以把握供水情况。目前的主要做法:一是采用将热水器的溢水管引入室内;二是用电水位器报警方式提示用户。这些方法均需人工值守,稍不注意极易造成浪费。后者生产成本高,安全性差,不易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不需要将太阳能热水器的溢流管引入室内,又可以达到无人值守供水的自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形式,主要包括一个通过连杆连接塞子、浮子的阀体,各一根与壳体密闭与用户水管、太阳能热水器相联通的进、出水管。出水管上有一个与阀体塞子配套构成阀门的柱形孔。需向太阳能热水器供水时,水源通过联通的进、出水管进入太阳能热水器,至太阳能热水器设定水位时,浮子在自控阀容室内水压的作用下产生向上的浮力,带动阀体堵死柱形孔关闭阀门,当水源充满密闭的自控阀容室时,自动停止供水;需放水时,自控阀容室内充满的水首先从进水管中放出,浮子失去浮力,阀体随自重迅速下降,塞子脱离堵死的柱形孔,导通自控阀,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便自动放出。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热水器控阀的优点在于用户需用水时,调节用户的冷、热水阀便可任意使用;用完水后,只须关闭用户热水阀打开冷水阀即可完成向太阳能热水器供水而无须值守,整个过程只有一开一关两个动作,方便易行。另外,该自控阀结构简单,不需外接溢流管,可替换电水位器,安全可靠,制造成本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简图,图中所标(1)是进水管,(2)是浮子,(3)是柱形孔,(4)是连杆,(5)是塞子,(6)是出水管,(7)是外壳。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照附图,太阳能热水器自控阀由进水管(1)、浮子(2)、连杆(4)、塞子(5)、出水管(6)、外壳(7)组成。浮子(2)、塞子(5)由连杆(4)连接构成阀体;出水管(6)一端有一个与阀体塞子(5)配套构成阀门的柱形孔(3),该孔上孔径不大于下孔径,另一端与太阳能热水器相通;浮子(2)产生的浮力以足以使阀门关闭为限;阀体的自重以自控阀容室失水,浮子(2)失去浮力的情况下,使塞子(5)能迅速脱离柱形孔(3)为限;阀体的上下行程,以上能关闭阀门下能最大限度打开阀门为宜;进水管(1)与用户水管相接;外壳(7)为一密闭容器,容器内的气压通过与出水管连通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溢水管与外界大气相通;自控阀在关闭时的容室液面高度不低于太阳能热水器水箱设定的最大液面高度。需要给太阳能热水器供水时,水源首先从用户水管通过进水管(1)进入自控阀容室,再通过出水管(6)进入太阳能热水器,随着水量的不断上升,自控阀容室的水位与太阳能热水器容室的水位同步增加,浮子(2)也随水位增高带动塞子(5)上升,直至到达太阳能热水器预定水位,塞子(5)便完全堵死柱形孔(3),当水源充满密闭的自控阀容室时,自控阀关闭。需从太阳能热水器中放水时,首先打开用户水管,放出自控阀容室内的水,使浮子(2)失去浮力,阀体随自重使塞子(5)脱离堵死的柱形孔(3)自动打开阀门,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通过进水管(1)放出流入用户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强,未经倪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17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手灯的专用电池
- 下一篇:快热节能微型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