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半球顶燃煤蒸汽锅炉无效
申请号: | 99201944.3 | 申请日: | 1999-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3607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广心 |
主分类号: | F22B21/22 | 分类号: | F22B2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半球 燃煤 蒸汽锅炉 | ||
本实用新刑涉及一种立式燃煤蒸汽锅炉。
现有常用的立式锅炉有:立式大横水管、多横水管、直水管、弯水管、多模火管等锅炉,最为常见的多模水管双炉排锅炉;它的大体结构是锅筒与炉胆以圆柱型管筒同心套装,顶端中心设高高的烟囱、底端用窄峡的U型圈,环周连结锅筒和炉胆。为了扩大受热面积和缓慢烟火流速,多以横水管道、耐火器材来曲折火焰。此类锅炉顶部冲天管的“干烧”底端U型圈及横水管道的积垢是危疾锅炉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高高的钢管烟囱重压在锅炉身上,破房顶而立,遇有风雨天气给锅炉带来严重危害;对炉堂内的高温火焰的“逃窜”敞开一条通道,造成热能大量流失;其次是锅筒自身欠缺保温设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立式燃煤蒸汽锅炉,它能利用火力集中、火焰焰尖的高温优势。对锅筒内容水的上部水发起“猛攻”,并且通过对锅炉与烟囱的改组来达到提高锅炉热效率增如锅炉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实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以钠离子交换器形状的炉胆套装于相同形状的锅筒内,其夹层里的上部设一个环型火管道,中下部设至少六个三通管,底部设三个灰渣排放管。锅筒与炉胆靠三通管和灰渣排放管连接成一体。· 该锅炉采取锅炉和烟囱各自独立的形式不但减轻了对锅炉的重压,也解解了冲天管的干烧,锅筒和炉胆下端少半珠型的下凸型式不但解除了U型圈的存在而且对排渣排垢可以做到彻底干净。
因为本实用新型上不受烟囱的危害,没有冲天管的“干烧”,不受U型圈“死水”污垢的腐蚀,所以使用寿命长。受冲击性辐射的炉胆顶部和余热再利用的环型火管道代替了受热强度虽大,但热传递距离较远,而且管内容易结垢的横水管道;并且锅炉上部水的对流阻力小,蒸发面积大,容汽量大,外设保温层,所以,热效率显著提高。
当锅炉中间炉堂内燃料的燃烧产生付压时,将部分火焰返转推向环周的六个三通管内口,并进入三通竖管,在环型烟火管道的连通下借助烟囱的抽力,余热排至大气。返转环绕的火焰燃烧通道代替了耐热材料及横水管道的位置。由于该锅炉横水管道的不存在,所以也就没有了手孔,这对整个锅炉施行保温设施比较方便,也很有必要,因此该锅炉设有矿渣棉、玻璃棉等保温材料的整体保温。该锅炉不设人孔为方便清垢和维修,半球型上锅壳与中部锅筒宜作组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部件结构主视剖面示意图。1主汽孔,2减压阀,3上锅壳,4压力表,5水位表,6环型火管道,7三通竖管,8锅筒,10炉胆,11下锅壳,12支脚,13炉门,14三通横管,15垢水排放阀门,16风门(灰渣排放孔),17箭头表示烟火走向,21下锅壳与炉胆底端的连接管,20炉排,22清灰看火活动盖门,25水位线。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部件结构左剖面示意图。18供水阀门,19连接烟囱发兰,20炉排,9推拉活动闸门,15垢水排放阀门,12支脚,11下锅壳,13炉门,10炉胆,8锅筒,7三通竖管,6环型火管道,3上锅壳,25水位线,17箭头表示烟火走向。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炉胆、锅筒与三通横管的结构型式示意图。14三通横管,10炉胆,8锅筒,13炉门。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锅炉底端排渣、排垢型式图。11下锅壳,21下锅壳与炉胆底端的连接管,16风门(炉渣排放孔),15垢水排放阀门。
图5是离开锅炉独立的烟囱。23连接锅炉发兰,24清除灰垢孔。
下面接合附图及其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根据图1所描述的立式半球顶燃煤蒸汽锅炉,外型相似钠离子交换器,整个外锅筒由锅筒(8),上锅壳(3),下锅壳(11)组成,炉胆(10)与整个锅炉完全相假,整个锅筒与炉胆(10)的组合由六个三通横管(14)及锅炉底端的灰渣排放孔管(21)连接而成。环型火管道(6)由六个三通竖管(7)架起在锅筒(8)与炉胆(10)的夹层里,六个三通管(7)(14)、环型火管道(6)、及炉胆(10)全部深浸在锅筒(8)内的水容积里。
如图2所描述的立式半球顶燃煤蒸汽锅炉,取六个三通横管中的一个保持上水平面不动向下加大成砣圆型至一定适度作为炉门(13)。炉排(20)设于炉门(13)中间少下一点的水平面上,当燃料在炉排(20)上面燃烧时,火焰垂直冲向炉胆(10)的顶端,形成冲击性热辐射,因热量聚集而向上无有出路,只得负压返转下降,回至三通横管(14)的内口,接着进入三通竖管(7)及环形火管道内,环型火管道可将余热再利用,烟气从烟囱排至大气。
本实施例各图比例尺最低限度为1∶10,直径比高充以1∶18为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广心,未经王广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19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