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胎安全支架无效
申请号: | 99202144.8 | 申请日: | 199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35479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福祥 |
主分类号: | B60C17/04 | 分类号: | B60C17/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台湾省南投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安全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急时成为负载支承的附加非充气支架,特别是一种轮胎安全支架。
车辆在行进间,常见轮胎遭路面异物(如钉、针等尖状物)刺穿戳破,轮胎泄气后,失去承载功能,从而也导致车辆失去负载支承,这种紧急状况如果发生在高速行驶的车辆上,将会发生车辆失控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在轮胎泄气时成为负载支承的轮胎安全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轮胎安全支架,包括衬架和连接装置,其结构要点为:衬架张衬在轮胎内腔中,其两侧面分别具有与轮胎内胎面触接的接合部,衬架是一种具有开口端的环形架体,连接装置跨接在衬架两开口端之间。
这样,轮胎泄气时,衬架所起补强作用可以暂时作为负载支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衬架两端侧过渡弧面分别与轮胎内胎壁两端侧的侧壁与圆周壁的弧形接合处接触,衬架最大外径小于轮胎内胎壁直径。
如此,只是让衬架支承在轮胎内侧壁与内圆周壁的弧形接合处,而保证轮胎内圆周壁与衬架之间具有间距,以使当车辆于正常状态下行驶时轮胎是籍由胎内气压支承负载。
衬架包括刚性架体和柔软体,柔软体包裹在刚性架体外周。
这种衬架刚柔并具,外包柔软体既可增加衬架与轮胎的磨擦系数,同时还保护轮胎免受刚性架体的损坏。柔软体可以是一种塑胶材料。
当轮胎较宽时,这种衬架可剖分为左、右两片环形体,以逐一放入轮胎内而利于安装。
衬架包括两个等大的衬环以及横杆,两个衬环平行相面对且间距分布,横杆横跨在两衬环之间。
横杆可以是一种刚性体,也可以是一种压缩弹簧。
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体和螺栓,连接体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与衬架两开口端紧固联接。
连接装置是一种燕尾榫连接器,它包括燕尾槽以及与燕尾槽共轭的燕尾凸块,燕尾槽和燕尾凸块分别制造在衬架两开口端上。
衬架轮幅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有宽幅段和窄幅段。
宽幅度供抵靠于轮胎之内侧侧缘,而窄幅段则为卸除轮胎时便利工具穿插其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利用预先埋装在轮胎中的衬架以作为轮胎泄气时的负载支承,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因轮胎泄气而导致车辆失控的事故,并且,衬架结构以及在轮胎中的埋装位置较合理,从而不影响轮胎的正常使用。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2是实施例1中衬架安装在轮胎中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附图3是实施例1中衬架安装在轮胎中的结构示意右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5是实施例2中衬架安装在轮胎中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7是最佳实施例中衬架安装在轮胎中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附图8是最佳实施例中衬架安装在轮胎中的结构示意右视图。
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尽的描述。实施例1:
参照附图1、附图2和附图3轮胎安全支架,包括衬架1和连接装置,衬架1包括刚性架体11和柔软体12,柔软体12包裹在刚性架体11外周,柔软体12可以是一种塑胶材料,衬架1横断面呈半椭圆形,衬架1张衬在轮胎内胎面,其宽与轮胎内胎面宽度相对应,二者几乎相等。衬架1两端侧过渡弧面分别与轮胎内胎壁两端侧的侧壁与圆周壁的弧形接合处接触,衬架1最大外径小于轮胎内胎壁直径,使得衬架1外周面与轮胎内胎面之间具有一间距,衬架1是一种具有开口端的环形架体,连接装置中的连接体21跨接在衬架1两开口端之间,并利用螺栓22实现连接体21与衬架1的紧固联接。
组装时,通常将衬架两开口端相互错开,并将一端以螺旋方式将衬架1旋转入轮胎内,再以连接装置锁接衬架1两开口端。实施例2:
参照附图4和附图5,轮胎安全支架,衬架1由高强度片状材料一体成型为具开口端的环形架体,衬架两侧缘具有突起部17,以增强衬架1与轮胎内胎面的磨擦阻力以及衬架1的框架效果。
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最佳实施例:
参照附图6,附图7和附图8,轮胎安全支架,衬架1包括两个等大的衬环13以及横杆16,两个衬环13平行相面对且间距分布。横杆16是一种刚性杆,横跨在两衬环13之间,衬架1轮幅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有宽幅段14和窄幅段15。
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福祥,未经陈福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21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除垢器
- 下一篇:一种处理高硬度水的净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