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折合车体的滑板车无效
申请号: | 99202145.6 | 申请日: | 199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3675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08 |
发明(设计)人: | 蔡水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水德 |
主分类号: | B62K19/00 | 分类号: | B62K1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台湾省彰化***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合 车体 滑板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滑板车,尤其属于滑板车的车体。
现有的滑板车是由滑板,把手架及车轮构成,由滑板驱动,把手架控制方向,是一种利于短距离路程及运动休闲使用的轻便车。由于其体积比一般的自行车更小,非常适合车潮拥挤的地方使用,所以这几年滑板车的使用越来越广,为了方便收藏,将把手架设计成折合式,使把手架可以折收成与车体平行,这一方式虽可将滑板车的纵向体积减小,但其横向体积并不缩小,所以当滑板车车体较大及较长时(尤其是电动滑板车),仍会因体积大而不利于收置,以致于不能随车携带作出游休闲使用,以致于滑板车的使用功能大打折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克服以上缺点的可折合车体的滑板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由顶侧滑板座及车架组成的滑板车的车体,顶侧滑板座、车架分别分成前后两段,用紧固件将顶侧滑板座固定于车架上,两个契合座用紧固件固定于车架前后两段的接合处,两契合座的嵌齿部互相卡合,用轴穿过两嵌齿部的中孔进行枢接,有两个弹性元件分别联接两紧固件的两端。
契合座的嵌齿部顶面的螺孔,车架上有孔与之相对应,螺钉将嵌齿部与车架联接。
两契合座的嵌齿部为互补嵌合的突齿,突齿的底侧为圆弧状。
将契合座固定于车架上的紧固件的两端开有圆槽用以定位弹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将车体分成两段折叠在一起,减少收藏时所占的空间;(2)将契合座固定于车架上的紧固件的两端联接有弹性元件,当车体的前段或后段向下旋折时,利用弹性元件的收缩力,使车体顺利折合到们,操作简单,省力,并使车体只能处于平直或折合两种状态;(3)将嵌齿部顶面用螺钉固定于车架表面,利用锁合定位产生单向阻止作用,使车体前后段不产生向上折合的动作,且滑板车使用时因底部与地面接触,使车体不能向下折合;(4)将嵌齿部设计成互补嵌合的突齿,并将突齿底侧设计成圆弧状,这样车体前、后段利用嵌卡及枢结构形成联接,结合定位稳固及车体折合便捷。
图1为带有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合操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合定位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其中:2滑板车 21车把手 22把手架
23前车轮 24把手架折收装置 25后车轮
26车架 261相接位 262螺钉
27顶侧滑板座 3契合座 31嵌齿部
32中孔 33轴 34紧固件
35弹性元件 341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现有的滑板车是由车把手21、把手架22、前车轮23、把手架折收装置24等组成,本实新型是在此基础上将车架6、顶侧滑板座27分成前后两段。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前、后顶侧滑板座27、前后车架26两契合座3、螺栓紧固件34、轴33、弹簧35、螺钉262等组成,两契合座3分别由两螺栓34固定在车架26的相接位261,两契合座3的嵌齿部引为互补嵌合的突齿,突齿的底侧为圆弧状,两嵌齿部引互相卡合,用轴33穿过两嵌齿部引的中孔32进行枢接,契合座3的嵌齿部31顶面有螺栓孔,车架26上有孔与之相对应,螺顶262将它们联接,这样车架就无法向上折。同时用螺钉联接顶侧滑板座27与本架26,由图可见螺栓34的两端有槽341。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折合操作示意图,图4、图画为本实用新型折合定位示意图,两弹性元件35分别钩在两紧固件34的槽341上,由契合座的嵌齿部31枢结构配合,使滑板车2不用时,可将车架26及顶侧滑板座27的前段或后段向下旋折,利用弹性元件35的收缩力来保持前后段的折合态,只有施以反向旋折力,才能打开车架26及顶侧滑板座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水德,未经蔡水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21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