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伪瓶无效
申请号: | 99203398.5 | 申请日: | 1999-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3569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05 |
发明(设计)人: | 靳福顺;张中华;朱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陶瓷(集团)总公司第三瓷厂 |
主分类号: | B65D49/12 | 分类号: | B65D49/12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淑敏 |
地址: | 0562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盛液体用容器,特别是名酒等贵重液体使用的包装。
名酒等贵重液体的防伪工作是这些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乃至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许多生产者为防止假冒,也曾设计并使用过各种防伪瓶。现有防伪瓶基本上采用一次性瓶盖或开启瓶子时使瓶颈断裂的防伪措施。中国专利97213148.5公开了一种防伪酒瓶,其结构为在插入瓶口密封塞的外面,用一防伪盖扣住,并同瓶口上端面粘接在一起。这种防伪瓶虽解决了遭破坏的瓶颈易划伤使用者的问题,但由于开启酒瓶时遭破坏的部位仅为瓶盖、或瓶盖与瓶体的粘接处,故仍不能避免该瓶体被重新灌装液体、粘接新瓶盖而二次使用。所以,上述防伪瓶不能从根本上起到防伪的作用。同时,瓶盖与瓶口间用化学粘接剂粘接,不能确保食品卫生的要求。另有些防伪瓶由于结构复杂,封盖及启封不方便,生产成本高而不能被广泛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供一种防伪瓶,使之在开启瓶盖时连同瓶体一起破坏,同时不影响开瓶后瓶体的安全使用及密封,从根本上杜绝防伪瓶的二次装液使用。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防伪瓶组成中包括瓶体、瓶盖、防伪环、膨胀环及防伪帽,防伪环设在瓶盖外面,位于瓶体上部,与瓶体连为一体。防伪环底部与瓶体之间留有间断的缝隙。在防伪环内侧设有膨胀环,膨胀环的内径与防伪帽的外径相匹配。
上述防伪瓶,所述瓶体与防伪环底部对应处设有环状定位台,2-8个连接点将防伪环与定位台连为一体,相邻两连接点间留有缝隙。
上述防伪瓶,所述膨胀环由弹性材料制成,其上设有与环壁呈锐角的环卡。防伪帽的帽口设有向外的凸缘,以便使防伪环与防伪帽间牢固锁定。
本实用新型一旦开启瓶盖,由于与瓶体相连的防伪环必然断开,达到了瓶体不能回收使用之目的,从根本上起到了防伪作用。具有防伪效果好、生产成本低、封盖及启封安全方便、美观大方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台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点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膨胀环的正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伪帽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的组成中包括瓶体1、瓶盖2、防伪环3、膨胀环4及防伪帽5,防伪环3设在瓶盖2外面,位于瓶体1上部,与瓶体1连为一体,防伪环与瓶体可采用全陶瓷材料高温烧制而成,防伪环3底部与瓶体1之间留有间断的缝隙6。在防伪环3内侧设有膨胀环4,膨胀环4的内径与防伪帽5的外径相匹配。在瓶体1上与防伪环3底部对应处设有环状定位平台7,防伪环3与定位平台7之间由连接点8连为一体,相邻两连接点间留有缝隙6。
参见图3,防伪环3与定位平台7之间的连接点8为3个,均匀分布在圆环周上。
参见图4、5,膨胀环4由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材料制成,其上设有与环壁呈锐角的环卡9。防伪帽5的口部边沿设有向外的凸台10,以便使防伪环3与防伪帽5间牢固锁定。
当瓶内装满液液体时,将防伪帽5压入防伪环3内侧的膨胀环4内,由于膨胀环4的涨紧性,将防伪帽5自动锁紧。欲倒出瓶内液体时,先将片状开启件插入防伪环3与瓶之间的缝隙6内,轻扭即可使防伪环3与瓶体1间断开,防伪环3破裂,之后才能启下瓶盖2,倒出液体。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为实用、美观,还可在防伪盖3外面扣上酒盅状外盖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陶瓷(集团)总公司第三瓷厂,未经邯郸陶瓷(集团)总公司第三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33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状物料的全自动上袋包装机
- 下一篇:正洗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