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杆防脱单旋器无效
申请号: | 99203595.3 | 申请日: | 1999-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3677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明 |
主分类号: | E21B17/02 | 分类号: | E21B17/02 |
代理公司: | 大庆石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米万泽 |
地址: | 163113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杆防脱单旋器 | ||
本实用新型用于油田螺杆泵和抽油机采油井里抽油杆防脱单旋器,有与抽油杆相连的上、下接头。
油田进入抽油时期,常在井口安装抽油机,使井里抽油杆串作上下往复运动带动井下采油泵抽油,称抽油机采油井。由于井较深,一般在一千米以上,诸根抽油杆以螺纹连接起来的抽油杆串,如同面条;另由于井身情况不是理想的铅垂井,井的中心轴线不是垂直线,再加有方位上的变化;一口井抽油杆串的上、下部相互间存在扭矩,抽油杆存在脱扣现象。尤其螺杆泵采油井,由地面电机驱动抽油杆串旋转带动井底泵旋转出油,通过以上分析,抽油杆串各处扭矩不一样,当地面停机后,抽油杆串在钢材的弹性作用下恢复平衡,导致抽油杆串上部向反方向(与上扣反方向)旋转,造成抽油杆脱扣,尤其螺杆泵井抽油杆脱扣的现象比较严重。目前,采用双排弹子盘防脱器,因结构限制,防脱器轴较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断裂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强度高可适用于不同井的抽油杆防脱单旋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采用轴式下接头,它是两端有螺纹的二径轴,在粗径轴上套有弹簧和同外径的上、下筒;其中下筒与轴以键、槽滑动装配,上筒与上接头螺纹连接;在下接头轴上端上螺纹连接可推动上筒的调压螺母。在上述同外径上、下筒配合端面上各形成两半以上螺旋啮合环面,两半以上各环界面之间形成轴向挡面。
在上述方案中,在两筒配合端面上各形成左旋方向的两半以上螺旋啮合环面。可在螺母与上筒之间装有轴承。由以上方案构成本防脱器。本防脱器如用在螺杆泵井上,安装在抽油杆串上的本防脱器,在生产过程中都是按正向(顺时针转动方向)转动,本防脱器随之转动。当地面停机后,杆串上即存有扭矩,这时防脱器之上杆串由于自身弹性能释放而按反(逆时针转动)向转动,此力矩传到防脱器上时,由于本防脱器上、下筒之间是螺旋环面啮合,可产生轴向分力使弹簧受压,可使下筒下移,两筒脱离啮合,使上筒之上构件形成空转,即反向扭矩不能下传,可防止脱扣,实现本目的。
本实用新型与上述目前技术相比可具有如下效果:本防脱器可视为抽油杆之间的接头,在正常工作中可随抽油杆转动,由于防脱器上弹簧的作用,可使抽油杆之间的接箍增加预紧力。当地面停机或由于井身情况不佳,井下抽油杆串上扭矩不能立即消失,在抽油杆自身弹性作用下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当反向力矩传递到抽油杆串上本防脱器时,由于上、下筒之间是螺旋啮合环面,产生轴向分力,压缩弹簧使下筒下移,上、下筒脱离啮合,使上筒以上杆串形成空转,因而不能形成脱扣扭矩,即消除了抽油杆串上松扣现象。由于本防脱器里内轴径较粗,提高了防扭断的强度。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半剖工作原理图;
附图2是以图1上下筒5的内径为基准,是上、下筒(4,5)配合工作面上展开图。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由图1结合图2所示,在与抽油杆连成串的上、下接头(1,9)上,其中下接头9的身部为轴体,且为二径轴,两端有与抽油杆相连的螺纹;在粗径轴上套有弹簧8和同外径的上、下筒(4,5)。其中下筒5与轴以键、槽7滑动装配,使下筒5沿轴向滑动;上筒4与上接头1螺纹连接,在下接头9上端上螺纹连接可推动上筒4的调压螺母2,拧动螺母可使筒4下行。在同外径上、下筒(4,5)配合端面上各形成两半以上螺旋啮合环面12,在两半以上各环界面之间形成轴向挡面11;可形成4半或多半螺旋啮合环面12。
在上述方案中,在两筒(4,5)配合端面上各形成左旋方向的两半以上螺旋啮合环面,使上、下两筒配合端面在逆时针方向上可周向滑动,在顺时针方向上阻止周向滑动,可称单旋器。可在螺母2与上筒4之间可装轴承10,并在螺母2、下筒5的周向上装有固定螺钉(3,6)。安装前,在下接头9上套上弹簧8和上、下筒(4,5)及螺纹连接螺母2,上接头1通过螺母2与上筒4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明,未经张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35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锅灶
- 下一篇:电冰箱门电动开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