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压缩气体干燥的列管式吸附柱无效
申请号: | 99203910.X | 申请日: | 199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3637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季雄;孙勇;王云爱;张东明;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日盛新技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001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压缩 气体 干燥 列管 吸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压缩气体干燥的吸附装置,尤其是一种能组合成各种吸附式干燥器的水分吸附装置。
水分对于使用压缩气体的设备极为有害,因此在气体压缩机的后冷却器之后一般都设置有干燥器以清除水分,而吸附式干燥器是一种清除水分比较彻底的干燥器。吸附式干燥器通常由水分吸附装置、切换气体流向的各类阀门、控制阀门开关的控制装置以及消声器和需要的加热器等组成,其中水分吸附装置是吸附式干燥器的主要设备。传统的吸附式干燥器中的吸附装置由两个吸附塔组成,这种吸附式干燥器即两塔式吸附干燥器,工作时,其中一个吸附塔在吸附,另一个吸附塔则在再生,它的缺点是:1、吸附塔是圆形的筒体,其直经由处理量决定,因此它的规格多,不便于组织和制造。2、吸附塔的外形尺寸较大,特别是高度大,布置、安装不便。3、一套干燥器只有一个塔在吸附,出口压缩气体的水分含量不稳定(即露点不稳定),对压缩气体的用户不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配置于吸附式干燥器中可进行多种组合、以适应不同空气处理量的、用于压缩气体干燥器的列管式吸附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包括有上部的集气室和下部集气室,在两室之间有多根小直经圆管相连通,且在圆管的内部装置有吸附剂。
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吸附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吸附塔的结构示意图,它主要由圆筒形塔体11及塔体内的吸附剂12等组成,在吸附塔体11的、上下端部各接有进气管13和排气管14,管上各装有切换阀门15,通过该切换阀门15可将两吸附塔体11连接,从而构成一套完整的吸附装置。吸附塔体11的下部接有支脚16。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它主要由上部集气室21、下部集气室22及中间相连的小圆管23组成,在每根小圆管23内安装有水分吸附剂24。在实际配置中,由多列吸附柱通过切换阀门25相互串联,且这些多列吸附柱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工作(吸附),另一部分则在再生。每列吸附柱的小圆管23根数可以增减,一套干燥器的列数也可以增减(最少有两列吸附柱),从而可以方便地适应各种不同处理量的空气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可以大大减少干燥器的外形尺寸,特别是吸附的高度比吸附塔减少近三分之一,有利于干燥器的布置和安装。2、由多根圆管组成的吸附柱,可以通过增减一列的圆管根数或增减列数的方法来制造各种空气量的干燥器,这种类似积木块式的方法对组织和安排制造极为方便。3、小圆管的直经小,长度短,质量也轻,不是压力容器,便于制造。4、由于多根圆管是并联于上下两集气室,因此它处理后的压缩空气,其露点比较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日盛新技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日盛新技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39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