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负式收割机分离排草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9204460.X | 申请日: | 199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3598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淑华;张晓青;阎红萍;张敏华;刘振刚;杨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勃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34/10 | 分类号: | A01D34/10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瑛 |
地址: | 15450***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负 收割机 分离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的收获作业机具技术领域。
联合收获作业中,粒籽损失率是考核机具性能的极其重要的关键技术指标之一,也是众多从事农机科学技术工作的科技人员和收获机具制造企业在研究、生产联合收获机具中首要解决的技术核心问题之一。目前,国内农业生产中使用的背负式收割机中,其脱粒与排草机构多是采用轴流滚筒配合排草轮的总体设计。由于脱粒后的秸杆从轴流滚筒排出口排出时,夹带籽粒较多,而排草轮结构只能起到排草作用,不能把秸杆中夹带的籽粒从秸杆中分离出来,只能随着秸杆排出机外,造成较大的籽粒损失,特别是收获大豆时,由于秸杆与脱后的大豆籽粒分离更为困难,夹带损失更大,造成巨大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排草轮结构不具有将秸杆与夹带的籽粒分离功能,造成较大籽粒损失的不足和问题,设计提供一种背负式收割机分离排草机构,通过在轴流滚筒的后部配装小型三键逐稿器的总体结构,达到增强秸杆与籽粒分离功能、降低籽粒在秸杆中的夹带损失率和增产增效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在背负式收割机的轴流滚筒秸杆排出口后方配置安装逐稿器,二者之间由过渡板接通,构成新型的分离排草机构。
本实用新型将轴流滚筒与逐稿器组合在背负式收割机中,克服了传统的排草轮结构籽粒夹带损失大的缺点,具有结构合理、简单、作业稳定性好、籽粒与秸杆分离效果突出、夹带损失小的特点。
图1是背负式收割机分离排草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向示意图。
图中件号说明:
1.轴流滚筒 2.过渡板 3.键箱 4.支架 5.曲轴 6.可调弧形挡草板 7.键面筛 8.木瓦 9.后阻粒板 10.护罩11.振动筛 12.逐稿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在轴流滚筒1的脱粒秸杆出口处后方配置安装着逐稿器12,过渡板2固定在轴流滚筒1后部,其过渡板2的后端重迭配置在逐稿器12的前端上方,将轴流滚筒1与逐稿器12接通,构成背负式收割机分离排草机构。逐稿器12由键箱3、支架4、曲轴5、可调弧形挡草板6、键面筛7、木瓦8、后阻粒板9、护罩10和振动筛11装配构成。
收获作业时,轴流滚筒1把脱粒秸杆送到出口处,在离心力作用下,把秸杆经过渡板2抛至可调弧形挡草板6上,使其秸杆夹带的谷粒弹到键面筛7前部,秸杆在可调弧形挡草板6冲击下均匀地铺放在键箱3上面,在曲轴5的反复推动下,秸杆经键箱3的侧板锯齿向机具后方移动,籽粒也随之键面筛7的长孔落在振动筛11上,当秸杆移至后阻粒板9位置时,迫使秸杆与夹带的籽粒再次分离,提高了分离质量,尔后秸杆排出机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勃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黑龙江省勃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44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常压卧式燃油(气)热水锅炉
- 下一篇:一种有油润滑的常用小型空气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