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升降式窗帘轨道无效
申请号: | 99204566.5 | 申请日: | 1999-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3623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09 |
发明(设计)人: | 范富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富美 |
主分类号: | A47H1/04 | 分类号: | A47H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卫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窗帘轨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式窗帘轨道。
在习用窗帘结构中,用以悬吊帘幔的绳索在理想状态时可规律卷绕于卷绳轴上,但绳索却会随之左右偏移,导致帘幔于收放中难以匀称垂展的缺点;而实际使用时,绳索因未能受卷绳轴适当导引而呈不规则状交叠缠绕,使得窗帘上的各绳索垂降长度不一,造成帘幔底缘高低不齐,影响美观。为解决此问题,台湾第168230号专利揭示了一种“升降式窗帘之创新卷收装置(一)”,该专利所提供结构的特征是:卷绳轴的周面上设有螺纹,卷绳轴上设有导引构件,可随卷绳轴转动而于其上平移,以及若干分别固设于卷绳轴一侧的定位构件。藉此,绳索系绕经导引构件及定位构件的导引绳件,以该定位构件作为定点升降的位置,卷绳轴转动时绳索受导引构件的导引而规律地卷绕于卷绳轴上。
然,该专利结构的构件繁多细琐,组装步骤复杂,生产成本高,有待改进。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式窗帘轨道,它可使绳索由固定位置垂降、不交叠缠绕,且构件少、组装简易,可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升降式窗帘轨道有一轨道、数个卷收机构、一驱动机构、一转轴,其中:
所述轨道的底侧有开放口;所述各卷收机构包括一承载座及一卷绳轴,其中:承载座的两端分别设有枢接部,两枢接部之间沿承载座的轴向至少设一凹弧面,承载座一端内侧的底侧设一绳孔,各承载座固设于所述轨道内;卷绳轴具有一表面光滑且外径由一端往另一端渐减的筒体,卷绳轴设贯穿轴心的轴孔,卷绳轴筒体外径较小的一端设有绳端固定部;卷绳轴的两端枢设于承载座两端的枢接部,卷绳轴筒体的大端对应承载座设有绳孔的一端,卷绳轴筒体的小端固定一绳索,绳索另一端往下穿过承载座的绳孔后由所述轨道的开放口垂降于轨道外以悬吊帘幔,卷绳轴筒体周面与承载座的凹弧面间的间隙大于绳索的直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轨道一端;所述转轴穿于卷绳轴的轴孔间,由所述驱动机构驱转而带动卷绳轴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措施中:
所述各承载座有两并列基条,其底侧以若干连接条固连,承载座的两枢接部自该基条长轴两端分别向上延伸,其上设有相对的枢接孔;所述卷绳轴两端各具有一枢轴,分别穿于承载座两端的枢接孔内。
所述各基条顶侧延长轴方向设有所述凹弧面。
所述卷绳轴由所述筒体及一端盖组套而成,筒体中空,其中一端面有与内部空间连通的开口,端盖有一盘体,盘体一端面延伸一嵌塞部,嵌塞部嵌入筒体一端的开口中。
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有一凸肋,嵌塞部外周有与该凸肋互相嵌合的凹槽。
所述绳端固定部设于所述嵌塞部靠盘体一端的周面上,绳端固定部呈板片状并具有一穿孔,所述绳索一端穿过该穿孔形成绳结而固定。
所述筒体大端的周面为较筒体其它部分斜率大的锥面。
采用以上结构后,绳索可由绳孔定点垂降,且当驱转卷绳轴卷收绳索时,卷绕于筒体上的绳索可顺其微斜的周面导引,渐往外径较小一端滑移,并且藉由凹弧面的限制,绳索不致交叠缠绕,可整齐规律地卷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各卷收机构可整齐划一地卷收及展放绳索,并使绳索由固定位置垂降,无现有窗帘存在的绳索垂降长度不一、垂降位置左右偏移等缺陷,可匀称美观地垂展及升降帘幔,且构件少、构造简单、组装容易,可降低成本。此外卷绳轴的筒体设计可使卷绕于筒体的绳索自动平顺地于筒体周面滑移,无须另行设置导引机构来导引绳索于卷绳轴上滑移。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卷收机构的纵向、横向剖视图;
图4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卷收机构的动作示意图。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升降式窗帘轨道结构,包含有:
一轨道10,其断面呈门形,底侧有开放口11,二侧面的底缘各向内延伸一肩部12,各肩部12的内缘向下延伸一凸条13。
预定数目的卷收机构20,系设于轨道10内,各卷收机构20包括一承载座30及一卷绳轴40,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富美,未经范富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45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盗门中锁连杆端部锁定机构
- 下一篇:智能化配电开关监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