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叉碗组无效
申请号: | 99205637.3 | 申请日: | 199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3651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23 |
发明(设计)人: | 林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金成 |
主分类号: | B62K21/02 | 分类号: | B62K21/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的前叉碗组。
当前的主要交通工具虽以汽车、摩托车为主,但自行车并不因此而被淘汰,反因兼具健身效果,使得自行车的用途增加,休闲、运动、代步等等,均可能为当前人们购买自行车的目的。
故随着自行车的用途增加,自行车的功能也随之提升,就速度感、舒适性、便利性各方面而论,在速度感方面,今自行车的变速机构,已使最高级的自行车达到二十四段变速的功能,舒适性方面,座垫、前叉等处的避震设计,可使自行车骑行于崎岖不平的道路,仍具有极佳的舒适性,便利性方面,各种可折叠式构件的设计,使自行车收折后的体积缩至最小程度,利于携带;因此在自行车的技术领域中,业者莫不以各种更精良的设计,提供高质量的自行车。
唯自行车的研发过程中,除了以不同的功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外,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业者更须注重对构件的简化,以提高竞争力,而达到“最低成本、最佳质量”的最终目的。
而以自行车前叉处的设计来论,当前前叉是用于连结把手、车架及前轮,然因连结的型态不同,因此前叉的作用有二,一为车架的支撑,以使车架前端得以稳固定位,二为使把手、前轮间保持在顺畅的连动状态,因此当前前叉的上接管处,均为内、外双管式,外管作为车架的衔接,内管作为把手与前轮间的连动,故在双重要求下,当前所见前叉上接管处的设计均较复杂,如台湾专利公告第二九八一九二号“一种无螺纹式前叉与上碗束紧构造追加一”,其结构即如图5所示的型态,该结构前叉80上接管81部的内管811即往上延伸以套接把手套杆82,且于上端卡设一顶帽821,顶帽821中央锁入一紧迫螺杆822,紧迫螺杆822的螺纹部823并锁入一锥座83,当锥座83因紧迫螺杆822的旋转而往上运动时,即加诸于内管811较大的紧迫力,而使内管811与把手套杆82间保持极佳的紧迫连动状态,故于把手旋动时,即可藉内管811及前叉80而带动前轮转向。
另车架与外管84固设一起,而外管84与内管811间的衔接,则藉上碗组85及下碗组86作为支撑,且为使上、下碗组85、86间保持在极佳的转动状态,于上碗组85上端另设置一束环87,请配合参看图6所示,该束环87以下斜面871接触一斜锥座872,斜锥座872并以外斜面873与上碗组85接触,当定位螺杆88将具开口的束环87锁固时,即加诸于斜锥座872二方向的推力,使斜锥座872不仅往内运动而与内管811接触,且往下的作用力也加诸于上碗组85的珠体,使各构件保持接触状态,而使上碗组85得以转动,且使把手的转动不致影响到车架。
而上述结构是将“外管为车架的衔接,内管为把手与前轮间的连动”二目的分别考虑,故以二组不同结构来达到预期的目的,故在使用上存在二组构件的运动互不干扰的优点,因此能依用户的需求而随时调整部份处的结构,但缺点是整体构件相当繁杂,尤其是上碗组处的设计,须藉束环、斜锥座及上碗组的配合方可组成,不仅构件繁杂,且因定位螺杆88锁固时,因施力方向的缘故,最直接的变化是使斜锥座872紧贴内管811,但加诸于斜锥座872下推的力并不显着,因此无法使上碗组内的珠体获得较佳的紧迫力,相对的,即使上碗组的转动性降低,且当经过一段时间,上碗组内的珠体及其接触的构件会因磨损而影响转动的顺畅性,此时须定位螺杆及紧迫螺杆均再次锁紧,方可加诸于珠体双向的推掣力,因此调整过程较为繁杂,并非实用性的设计。
因此,便有业者设计出台湾专利公告第三四六九0六号“自行车转向组件”结构,请参看图7所示,该结构同样具有内管90及外管91,其中内管90往上延伸套接把手套杆92,且于上端同样设置一具紧迫螺杆93的紧迫构件931,唯其设计上最大的不同在于,把手套杆92底端是直接紧贴上碗组94上端的顶帽95处,而顶帽95的底端延伸凸座951,凸座951下端则直接抵掣内套环952及上碗组94,当紧迫螺杆93旋紧时,不仅藉紧迫构件931使把手套杆92与内管90呈紧迫状态,并同时加诸于把手套杆92下压的力,此力即直接加诸于顶帽95上,藉凸座951同时推掣内套环952及上碗组94,以使内套环952与内管90紧贴,并使上碗组94获得较佳的转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金成,未经林金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56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料集装箱
- 下一篇:洗瓶机的链轮式精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