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装压合型材无效
申请号: | 99205898.8 | 申请日: | 199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3662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01 |
发明(设计)人: | 楚界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界有 |
主分类号: | B21D28/26 | 分类号: | B21D28/26;B21D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服务公司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杨庆云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压合型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电子或电气机柜骨架的组装压合型材。
型材是制造电子或电气机柜,例如,电子通讯设备,高低压开关箱的柜体骨架的材料,因此,对型材的要求必须具有较高的强度、刚性,和耐冲击,不变形且必须易于加工。但是现行使用的型材是采用单块冷板用专用设备的生产线上冷弯成型,加工过程有时还需焊接,这样,不仅难于满足日益提高的对柜体骨架的要求,且加工工艺也较为复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颖结构型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已有技术缺点的组装压合型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参照附图所述解决方案实现的。
图1A-1C是构成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压合型的第一零件的成型工艺流程;
图2A-2B是构成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压合型材的第二零件的成型工艺流程;
图3是将图1A至1C和图2A至图2B成形的第一和第二冷板压合成组装压合型材料的工艺流程;
图4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压合型材的透视图。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压合型材。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压合型材是由两块冷板冲压弯曲成型。所述的冷板一般为薄钢板,厚度一般为1.5-2.0毫米,也可以是不锈钢,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用其它适合于冷弯的冷板,且厚度也不受上述限制。
现参照附图1A-1C说明第一块冷板1的成型过程。
首先,在冷板1上用冲压机在其沿长度方向上冲出两排用于安装的长方形和园形交替的孔11和12,其间距为25毫米,但不限于此。另外在冷板1的一侧可冲出长方形孔13,以便于弯曲冷材1,也可以不冲。冷板1上冲出孔11、12、13后的形状如图1-A所示。之后的加工过程为了说明方便起见。不再在冷板1的图上示出安装用的长方形孔11,园形孔12和边上的长方形孔13。然后把冷板1在弯板机上将两端弯成U型,形成如图1B所示的形状,其中U形部分的内宽决定于冷板2的厚度。之后沿已弯成U形的冷材1的长度方向的适当位置上在弯板机上弯成直角形,如图1C所示。所述的适当位置是指下面将说明的加工成形的冷板2的两端在插入所述的U形部分后应与冷板1的两个直角边适配。
图2A和图2B示出了说明第二块冷板2的成形过程。首先将冷板2在弯板机上将两端同方向弯成90°,使冷板2弯成按直角弯曲的U形,如图2A所示。然后将变成U形冷板2沿其长度方向作两次直角的阶梯式弯曲,弯曲后的两个相互平行部分a,b的总边长应等于冷件1的一个直角边的内长1,由于冷件2每次均按直角弯曲,包括弯成图2A所示的U形在内,因此,当冷件2插入冷件1内时,恰好与冷件1成形的内侧相贴合。
最后,在冷件2插入冷件1后在冷件1的两个U形部分施加压力进行压合,如图3所示。压合后即获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型材,其整个的形状如图4所示。
显然,采用上述工艺所形的型材不仅提高了型材的强度和抗弯强度,而且简化了加工工艺,降低了设备投资,也降低了生产成本。除此之后,这种制造型材的工艺可适合于不同冷材的厚度,且也解决了目前不能制成不锈钢型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界有,未经楚界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58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