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塔高效旋膜除氧器无效
申请号: | 99205986.0 | 申请日: | 199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3860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双全;崔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磐石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8 | 分类号: | C02F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7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厂及工业锅炉所用除氧器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无塔高效旋膜除氧器。
在发电厂中均配有除氧器,现除氧器从外形上看主要有立塔、卧塔两种。这些除氧器的缺点,主要是结构复杂、抗震性能差、运行噪音大、除氧效果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的缺点,提出一种结构改进了的无塔旋膜除氧器,降低除氧水中含氧量,拓宽除氧负荷变动范围,结构简单,抗震性能好,节能效果显著,因去掉喷水塔而节约钢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无塔高效旋膜除氧器在除氧水箱上部一端的内壁上焊有一个六面体喷水旋膜管群室,旋膜管群室的上部在水箱壁上焊有法兰短节,法兰短节内部用法兰连接阻水排气装置,喷水旋膜管群室的下面装有喷汽旋膜管组,在除氧器水箱的另一端的下部是除氧水出口。
喷水旋膜群室的结构是:在一个用钢板焊成的六面体上下板之间把双流连通管与喷水旋膜管按1∶3的比例顺排或者错排,焊在两板之间,喷水旋膜管上布有一组微孔,在喷水旋膜群室的一侧壁上焊一至两个进水管口。
喷汽旋膜管组的结构是,由进汽的T形主管与支管组成,在T形主管上布喷汽旋膜支管,在喷汽旋膜支管上均布一组微孔。
阻水排汽装置的结构是:由一个用钢板焊成的圆形筒体,其下端用螺栓连接上一个花板,在花板的中央焊接一条钢管,钢管的下半部分周围填满网波填料,钢管的上半部分开长形孔。
给水除氧及传热传质过程全部在水箱内完成,除氧水经过两个阶段除氧:
第一阶段:水从进水管口进入除氧器上部的喷水旋膜管群室内,喷水旋膜管群室内的水通过旋膜管上的微孔进入旋膜管内沿内壁旋流而下。蒸汽从旋膜管的下部进入旋膜管,与喷出的水膜经传热传质后与旋膜管中的水膜一同向下流动,向下流动的水流出旋膜管后继续与蒸汽传热传质直至落入水面,完成第一阶段除氧。喷水群膜管群室上壁板上的凝结水经双流连通管向下流动,与上升的蒸汽换热达到除氧效果,而且还防止上壁板存水。
第二阶段:蒸汽从蒸汽进口中进入喷汽旋膜管组,喷汽旋膜管组旋膜支管上的微孔将蒸汽喷入除氧器水中,形成绕旋膜管旋转的旋流,相邻两条旋膜支管形成的旋流叠加,使水箱中水紊乱,便于水中溶氧进入蒸汽而带出水面,完成第二阶段除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负荷在10%~110%之间变化时,可使除氧水含氧量降到低于5ppb以下,因排气损失小,不需要外置式余热冷却器。同时,因为减少了塔体而抗震性能好,安装方便。
结合附图说明一个实例:
图1是一种无塔高效旋膜除氧器的结构图
图2是喷水旋膜群室结构示意图
图3是喷汽旋膜管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阻水排汽装置结构示意图
需要除去氧气的水由除氧水箱(1)进入进水管口(7)而后进入除氧器上部的喷水旋膜管群室(4)内,喷水旋膜管群室中的水通过旋膜管(2)上的微孔进入旋膜管内,形成旋转水膜沿内壁旋流而下。蒸汽从旋膜管(2)的下部进入旋膜管与喷出的水膜经传热传质后与旋膜管中的水膜一同向下流动,向下流动的水膜流出旋膜管后继续与蒸汽传热传质直至落入水面,完成第一阶段除氧。
除氧器的蒸汽由蒸汽进口(8)进入喷汽旋膜管组,经蒸汽旋膜管(9)支管上的微孔喷出,使蒸汽旋膜管周围的水形成旋转流。相邻两条蒸汽旋膜管的旋转流相反而达到紊流状态,使剩余氧气溶于蒸汽完成第二阶段除氧。
氧气、CO2等非凝结气体经过网波填料(5),水被阻止由双流管(3)返回水箱,不凝结气体由排气管(6)排入大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磐石容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磐石容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59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燃气热水器电动水温调节装置
- 下一篇:电脑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