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棒材轧机滚动扭转导卫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06339.6 | 申请日: | 1999-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3613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02 |
发明(设计)人: | 兰建中;徐海江;庞书利;李宝卿;杨世宏;韩霞;申王书;贾新潮;刘广录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5/02 | 分类号: | B21B15/02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薛建铎 |
地址: | 056016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棒材 轧机 滚动 扭转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于线棒材轧机滚动扭转导向装置。
目前,线棒材轧制中轧用滚动扭转导卫装置大都采用,在轧辊的出口处由导卫盒固定安装一导管,并在其导管的出口端由颚板固联一对导辊的结构。该种结构在使用时,为了调整轧件从上一级轧辊到下一道轧机入口有一个准确的旋转角度,先由技术人员凭多年的操作经验反复调整导管和两导辊间的辊距,来实现轧件所需的调整角度。此种方式,对于没有经验的操作人员很难准确地掌握调整技巧。同时由于导辊旋转角度调整不当,引发工艺事故的也时有发生。另外,为了方便扭转导管的旋转,该结构的导管与轧辊间设有一定的间距,由于该间距的存在,当轧件出现翘头或栽头时,极易造成人身及设备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工艺简单,可使轧件自动旋转定位的线棒材轧机滚动扭转导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线棒材轧机滚动扭转导卫装置,它包括导管和导管固定装置及配装于导管一端的轧件调整机构,导管的腔体为轧件的旋转滑道,导管的上端口与轧辊配接,其下端口为一椭圆状轧件出口,所述轧件出口与轧件调整机构的两导辊间构成的轧件通路相对应。
导管上端口的两侧边设有一与轧辊的轧槽相配的弧状凹槽。轧件调整机构由导辊、颚板、调整螺栓和与导管紧固连为一体的支撑板构成,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由轴销与颚板相连,其调整螺栓分别安装在轴销两侧的颚板上,颚板的前端轴连接一对相互平行的导辊。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导卫盒和定位紧固件,导卫盒内设有管卡,定位紧固件与管卡接触。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导管腔体的旋转滑道与两导辊间形成的轧件通路相配合,可自动调整轧件所需的旋转角度,彻底改变了由调整导管来实现轧件所需旋转角度的复杂操作过程,同时导管与轧辊间采用密接触,可有效地防止了各类事故的发生。并且该装置结构紧凑,安装调试方便,易于维修,轧件质量和轧机作业效率高,是一种理想线棒材轧机滚动扭转导卫装置。
下面以附图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如图1、2所示,轧件由轧辊1间输出进入导管2,导管2的上端口为一圆口,其两侧边开有一弧状的凹槽,此凹槽与轧辊1上的轧槽相吻合,其导管2的上端口与轧辊2间形成一包覆面,有效地防止了由于轧件翘头或栽头时所引发的事故。导管2由一导管固定装置与机体连接,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导卫盒4和定位紧固件,导卫盒内设有管卡,管卡卡接导管2,定位紧固件选用一斜铁5,斜铁5与管卡接触,斜铁5的松开和斜紧,可方便地对导管2进行固定和拆装,导管2的安装和维修极为方便。导管2的固定也可采用其它方式,如将导管2与机体固接死等。导管2的下端部设有轧件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由导辊6、颚板7、调整螺栓8和与导管2紧固连为一体的支撑板9组成,两对颚板7分别由轴销10与支撑板9的两端头相连,颚板7的前端轴连接一对相互平行的导辊6,两导辊6间形成一轧件通路。调整螺栓8分别安装在轴销10两侧的颚板7上,调整螺栓8,可方便地调整两导辊6间的辊距。导管2的腔体为一旋转滑道,其下端口为一椭圆状轧件出口3,所述椭圆状轧件出口3的中心线相对两轧辊间的中心线设有一个扭转角α,如图2所示(扭转角α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两轧机间的间隔距离),轧件出口3与两导辊6间构成的轧件通路相对应。即从两轧辊1的出口经导管2和两导辊6间构成的轧件通道至下道轧机入口,形成了轧件扭转运动轨迹。因此该导卫装置一旦安装在轧机上,其扭转角α就不能改变。但可通过调整两导轨6间的辊距来实现轧件所需扭动的角度。工作时,轧件从两轧辊1间以一水平角度输出进入导管2,经导管2的旋转滑道和两导辊6间构成的轧件通道,使轧件以所需的扭转角度进入下道轧机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63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