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对流作用的笔记本电脑散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06432.5 | 申请日: | 1999-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3715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29 |
发明(设计)人: | 郑和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对流 作用 笔记本电脑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电脑散热装置,尤指一种可使散热气流于笔记型电脑内外充分流通而获致理想散热效果的具有对流作用的笔记本电脑散热装置。
在台式个人电脑销售屡创佳绩的状况下,笔记型电脑正蓄势待发,以往笔记型电脑未为市场普遍接受的原因在于售价过高,而新近笔记型电脑在售价上已显着调降,因此,由笔记型电脑所掀启的另一波电脑风潮将可以预见。一般笔记型电脑给人的印象大致为轻巧方便,但将整部个人电脑浓缩在一只有笔记本大小的空间里面,事实上牵涉非常精密的制造技术,此亦为笔记型电脑售价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而由于体积小,一般桌上型电脑的所有配备,笔记型电脑并无法应有尽有,如桌上型电脑的电源,其同时配备有大型风扇,可用于主机内部的散热,然而因笔记型电脑可用空间有限,其内部并无前述的类似构造。由于笔记型电脑设计特殊,在短时间正常使用且以电池作为工作电源时,因电池电力功率小,尚不致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但如使用经过整流降压的市电为工作电源时,由于功率较大,经长时间使用后其热能即已非自然散热作用可以排除,为此,市面上已出现外接式的笔记型电脑散热装置。
中国台湾公告第三二二九六九号公开了一种“笔记型电脑散热装置”,其散热装置是在一导引壳体外侧端设一送风装置,并可供插入笔记型电脑的PCMCIA槽中,当送风装置运转产生气流而经导引壳体及PCMCIA槽送入笔记型电脑内部时,可对其内部的主机板元件进行散热。
上述专利通过该散热装置的安装使用,可使笔记型电脑内部与外界产生空气“对流”,而构成强制散热。但上述的“对流”现象事实上并不存在,具体而言,上述专利只能将外界气流送入笔记型电脑内部,笔记型电脑内部的热空气则很难流出,因此,所谓的“对流”效应事实上并不显着,而此种状况主要是由于笔记型电脑密闭式的外壳构造,以现有笔记型电脑的机壳而言,唯一可能存在气隙的位置在于键盘,但一般笔记型电脑为配合有限的空间,多半使用薄膜式按键,而薄膜是位于一基板上,该薄膜基板是整片构造,且不具透气性,故其唯一可能存在气隙的部位亦不复存在,因而造成内外空气无法对流的状况。
由上述可知,因笔记型电脑密闭式的机壳构造,造成上述的“笔记型电脑散热装置”只能送风,却无法达到对流的目的。而上述散热装置在只进不出的状况下,不仅运转效率受影响,亦可能造成其送风装置烧毁,于是,以上述的“笔记型电脑散热装置”尚无法有效解决笔记型电脑的散热问题,故有待进一步改进,并谋求解决之道。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对流作用的笔记本电脑散热装置,该装置可使散热气流在笔记型电脑内外充分对流而获得理想散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在笔记型电脑的电池室中设一对流式的散热匣,所说的散热匣内部分设有独立且相互区隔的送风槽道及抽风槽道,所说的抽风槽道和送风槽道上并分设有可同时进行抽、送风的风扇单元;
又所说的送风、抽风槽道上分别对应于电池室内侧壁预设有入、出风口。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笔记型电脑闲置的电池室中设一散热装置,利用散热装置对笔记型电脑内部同时进行送风与抽气,依此可在笔记型电脑内部确实构成对流状态,进而可有效提高笔记型电脑的散热效率,与现有的笔记型电脑散热装置相比确具显着功效,较好地解决了笔记型电脑的散热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匣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匣剖视及气流方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种散热匣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种散热匣的剖视及气流方向示意图。
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笔记型电脑利用较大功率的市电作为工作电源时所设计的散热装置,此时,笔记型电脑上的电池室即为闲置状态下,而本实用新型即利用该闲置空间设计一特殊的散热装并置于其间,其具体结构请参阅图1所示,主要是利用笔记型电脑10的电池室11在抽出电池后所遗留的空间供容纳安装一散热匣20,利用该外接式的散热匣20对笔记型电脑10内部主机板及主要发热元件进行散热,由于笔记型电脑10在室内使用时是经变压器取得工作电源,此时其电池室11中的电池是处于闲置状态,因此可将电池取出而利用电池室11的空间设以前述散热匣20。
与背景中所提及的“笔记型电脑散热装置”不同处在于:前者仅能作单向送风,而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匣20则对笔记型电脑10同时进行抽风及送风,以达成一确实的对流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双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64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轴流式节能动力增强器
- 下一篇:医疗垃圾焚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