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旋加压髓内针无效
申请号: | 99207374.X | 申请日: | 1999-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3696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22 |
发明(设计)人: | 肖德明;谢伟平;王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72 | 分类号: | A61B17/7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成义生 |
地址: | 51802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压 髓内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内固定髓内针,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既可控制远端骨折段的旋转,又能使骨折端获得持续加压的防旋加压髓内针。
1940年,首先由Kuntscher提出用髓内针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传统的髓内针是一种截面为梅花形或“V”形的一边开槽且长而直的中空棒材,将其插于股骨髓腔内用于治疗股骨干中段的横断或短斜形骨折。其优点是手术操作较传统的钢板内固定简单,手术创伤较小,病人早期可开始主动活动;其主要缺点有二:1、无法控制远端骨折段的旋转,因而无法完全防止骨折畸形愈合。2、骨折端不能获得持续加压。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代髓内针为交锁髓内针。交锁髓内针是一种截面为圆形的长而直的中空棒材,其上下两端各有两个螺丝孔,它通过用螺丝钉在上下两端横向穿过骨皮质来控制远端骨折段的旋转,但缺点是手术操作较传统的髓内针复杂,手术创伤大,术中需使用X光机来定位,而且这种方法也无法使骨折端获得持续的加压。最近中国专利9424805公开了一种髓内扩张自锁钉。它是由内钉和外钉组成,其外钉是两边开口的棒材,其内插入两条内钉,从下端开口处伸出成扩张两翼。内钉上端为宽刃,嵌入股骨上端的松质骨内,此种髓内针主要靠内钉上端的宽刃及下端伸出的两翼起到防止近侧骨折段的旋转的作用,其不足在于手术操作仍较为复杂,且无法使骨折端获得持续的加压。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尚未解决如何向骨折端持续加压的问题,而持续加压正是骨折迅速痊愈的重要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在牢固固定骨折的同时既能防止远端骨折段的旋转,又能使骨折端获得持续加压的髓内针,以全面提高治疗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旋加压髓内针,它包括外针1和内针2,其改进在于所述外针1为中空管,其前端为圆锥形,其后端的外六角或多角安装面13上及外螺纹14上分别装有一个防旋栓3和一个加压螺帽4;所述内针2为圆柱形,它插入外针1内,其前端沿外针内壁上的坡形斜面经孔11伸出,向一侧张开。
所述防旋栓3的内孔为内六角形或多角形,外表面为圆形,外表面圆周上沿轴向间隔布有若干条凸起的防旋利刃31。
所述加压螺帽的内孔为内螺纹孔,外表面则为六角或多角形。其前端外径大于外针1的外径。
所述内针2的前端呈扁平状,且一侧略带弧形,其后端有一段外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其明显的特点和优越性。它实现了股骨干骨折的固定、防旋和加压的有机统一。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骨折的远端由内外针固定,骨折的近端则因不旋转的防旋螺栓而控制了远端骨折段的旋转。而加压螺帽则因使用时会顶住股骨上端而产生一种将远端骨折段向近端拉的拉力,而使骨折端获得持续的加压。本实用新型的防旋、加压功能将确保骨折部位结合紧密,因而明显加快骨折愈合速度。本实用新型具有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治疗效果好等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人民医院,未经深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73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座椅移动及锁紧装置
- 下一篇:仿真山水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