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纱管无效
申请号: | 99207692.7 | 申请日: | 1999-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3699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团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10 | 分类号: | B65H75/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滕一斌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管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纺纱机所用的纱管。
现有作为纺纱用的纱管包括有直管、车轮管及另一种改良型纱管,此改良型纱管由一直管和一喇叭型管所构成,该纱管的直管端部为一凸缘,而喇叭型管的端部形成较直管凸缘为小的出纱端缘,并且喇叭型管的外管面上设有绵密的纱环面;另外在上述喇叭型的内部植塞入一个呈相对形状的管芯;这种构造的纱管在卷纱后所成的纱绽具有不落圈、出纱平顺的优点,同时其管芯亦具有抗纱管变形而稳定纱绽外观成型的功效。
前述纱管的创造的确对现有技术的直管、车轮管等类型纱管,易产生的落圈和出纱不顺利等情形提供了正面有效的帮助,然而发明人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对此种纱管的卷纱过程及卷成后的纱绽形状和出纱的情况做了仔细的观察,发现此种纱管的喇叭型管部位对于纱线落圈的防止确实具有如申请所说的功效,在直管部位,对于卷纱过程和制成纱绽时的功效也不至有太多的出入,不过问题出现在直管部位所制成的纱绽中部份外层纱线会受纱线卷绕后的压力影响而往中心方向陷入使和内层纱线产生纠结的现象,这种现象无法从纱绽外观判别,而往往是在出纱至该纱圈时因张力突然骤升剪断该纱线才被发现,如此会中断出纱的动作并且尚需耗费人力、时间来重新接线,对自动化的纺纱或织布工作影响颇巨。现有纱管的植塞管芯的芯轴套较短,卷纱芯轴较长,卷纱时稳定性差,使卷绕的纱绽形状不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出线纠结,旋转重心低,卷纱稳定性高的纱管。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纱管由一直管连接一喇叭型管所构成,其中喇叭型管的端部为一出纱端缘,喇叭型管的表面具有绵密的纱环面,一管芯植塞入喇叭型管的管内,其特征在于:直管位于纱管中段,直管端部接一长段向外端渐次开展的喇叭型管,喇叭型管端部有一凸缘,喇叭型管的表面具有绵密的纱环面;又管芯的中心有一向单侧凸伸的芯轴套,并以芯轴套向纱管内部植塞于具有出纱端缘的喇叭型管中。
与现有改良型纱管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纱管,有鉴于现有技术纱管存在的上述弊端,但其相对的也具有值得保存的特点,于是本发明人基于改进缺陷延续优点的创作精神下,以该种纱管为基础,将造成绞线的直管部缩短并移至中间段,同时由此直管部的尾端向下延伸一个与先前既存喇叭型管相同的向下渐开的另一喇叭型管至端凸缘部,新成型的喇叭型管的表面同样具有绵密的纱环面;如此纱线在此段新成型的喇叭型管上卷绕后,其内层纱线会被纱环面所嵌掣且纱线沿喇叭形状向上渐缩卷绕,使得纱线一方面被撑绕在纱管上,另一方面张力向上逐次分布,使外层纱线不致压陷入内层纱线造成绞线现象;再者,本实用新型纱管的重心较原纱管为低,并将原植塞管芯的芯轴套加长,使得卷纱机的卷纱轴心可相应的缩短,藉此提高了卷纱时的稳定性及卷纱后纱绽形状的均一。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零件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绕纱后的纱绽形状及其重心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改良型纱管绕纱后的纱绽形状及其重心示意图。
最佳实施例结构说明,由图1、图2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了一个纱管1及一个管芯2,其中,纱管1的近中央段为一直管10,从直管10两端向上及向下分别形成一种渐开的喇叭型管11、12,其上喇叭型管11顶端为一出纱端缘13,而下喇叭型管12底端则为一凸缘14,两喇叭型管11、12表面分别刻设有纱环面15、16;管芯2为一个和喇叭型管11内管相对配合的芯体,其中心有一个加长凸出的芯轴套20;上述管芯2是以其芯轴套20向纱管1的凸缘14方向植塞入纱管1的上部喇叭型管11中。
请参阅图2、3、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改良型纱管相比具有以下几项特点:
1.将现有技术的改良型纱管的直管部份改成和上部喇叭型管11相同形状的下部喇叭型管12,并在喇叭型管12的外表面上刻设纱环面16,藉此使得此区域所卷绕的纱线具有较强的附着力而减少落圈现象的产生。
2.在下部喇叭型管12处,纱线卷绕依循其喇叭形状而形成一种向下渐缩的纱绽3,藉此避免了发生现有纱管的直管底端的内外纱线纠结的现象。
3.管芯2的加长芯轴套20使得卷纱机轴心4可比采用现有技术的纱管时更短,有利于提高卷纱时的稳定性。
4.上下对称的喇叭型管所构成的纱管1,其重心17较现有技术的纱管5的重心50低,即较趋近于凸缘14端,如此当卷纱机轴心4由凸缘14底端穿入进行纱绽卷绕时可获得一种较少晃动的稳定卷绕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但能改进现有技术的纱管的部份缺陷且延续了现有技术的纱管的固有特点,使该项产品的利用更上层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76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组份纺纱断头检测与长丝自动切断装置
- 下一篇:全封闭内胀式刹车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