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底灰渣冷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08072.X | 申请日: | 1999-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3702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22 |
发明(设计)人: | 虞瑞鹤;张耀金;范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电站辅机厂 |
主分类号: | F23J3/00 | 分类号: | F23J3/00;F23J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底灰渣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底灰渣专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锅炉底灰渣冷却装置。
电站锅炉的底灰渣一般在600~800℃,冷却底灰渣是电站锅炉一项必不可少的程序。目前,电站锅炉高温底灰渣的冷却,是使用冷渣器来实现的。常用的冷渣器是机械式,高温底渣进入冷渣器后,靠主轴转动以叶片搅动炉渣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靠叶片与主轴中的冷却水将炉渣热量带走,使炉渣进行冷却。冷渣器结构加工困难,叶片容易磨损、旋转接头部位也易漏水,效率比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用水、冷却效果好、冷渣可再利用的管式锅炉底灰渣冷却装置。
该锅炉底灰渣冷却装置,冷却灰渣的部件为管道,在管道的进风弯管2的上面设有一个文氏增速喉管3,在文氏增速喉管的上端侧面为进渣管1,管道的出口与风渣分离器7连接。垂直布置的管道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180°转弯,形成回形管5。垂直布置的回形管5可以一字排列或转向排列。螺旋布置的管道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360°转弯,形成螺旋上升管13。
进渣管的上部是双层循环水冷套管4。在进入风渣分离器之前的管道为扩容降速管6。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了气流对灰渣的瞬间闪蒸原理,使灰渣进入冷却装置后处于悬浮状态,根据气同两相流原理,冷空气不断补充使炉渣迅速冷却,冷却效率高;
2、可以不改变灰渣的性能,达到废物利用节约用水的目的;
3、管路中设有水冷套管,在双层水冷套管段灰渣的热量充分被水吸收,提高了装置的冷却效率;
4、管路的布置为回形或螺旋形,便于其它设备的布置;
5、通过分离器分离的热风可作为锅炉一次风或二次风使用,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见下列各图
图1为垂直布置一字形排列管式锅炉底灰渣冷却装置剖视示意图
图2为垂直布置转向排列管式锅炉底灰渣冷却装置剖视示意图
图3为螺旋布置上旋排列管式锅炉底灰渣冷却装置剖视示意图
图中:
1--进料管 2--进风弯管
3--文氏增速喉管 4--双层水冷套管
5--回形管 6--扩容降速管
7--旋风分离器 8--渣仓
9--热风管 10--连接管
11--离心风机 12--手动下料管
13--螺旋管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垂直布置一字排列的回形管式锅炉底灰渣冷却装置,该装置回形管5的长度和水冷套管4的长度根据热平衡计算得出,进风管为弯管2。为了定时清理进入冷却装置的灰渣中少量的大颗粒灰渣因不能悬浮而落入冷却装置底部的粗渣,在进风弯管2的底部布置有手动下料管12。在进风弯管2的上部布置有文氏增速喉管3,在文氏增速喉管3的上部侧面布置有进料管1,利用文氏喉管增速以后的气流使进入管道内的灰渣悬浮在进料口的上部后沿管道向上在管道内负压流动,为了进一步利用管壁降温,在进料管1的上部布置有双层水冷套管4,循环水在双层水冷套管内流动,将灰渣的热量带走,该水冷套管4延伸至温度达到设计要求的长度,本实施例延伸至第二个180°转弯开始处,回形管5再经过第二个180°的转弯,与扩容降速管6连接,扩容降速管的直径大于回形管5的直径,扩容降速管的末端为本装置的出口与旋风分离器7连接。经过分离器7分离的气从旋风分离器的顶部经管道9、连接管10、引风机11进入锅炉,分离出来的底渣进入渣仓8定期排出。
实施例2:
图2示出了垂直布置转向排列的管式锅炉底灰渣冷却装置,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图3示出了螺旋布置上旋排列的管式锅炉底灰渣冷却装置,该装置是在进风弯管2的上部布置有文氏增速喉管3,在文氏增速喉管3的上部布置有进料管1,进料管1的上部布置有双层水冷套管4,该水冷套管4延伸至温度达到设计要求的长度,本实施例延伸至低二个360°转弯结束处,螺旋管13经过二个360°的转弯,与扩容降速管6连接,扩容降速管6与旋风分离器7连接,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本装置还可以是直管式,根据出渣的温度进行热力计算,计算出直管的长度,实现灰渣的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电站辅机厂,未经镇江市电站辅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80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枕木道轨固定螺丝
- 下一篇:电子光控调速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