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的电池盒定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08577.2 | 申请日: | 199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3711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29 |
发明(设计)人: | 郑朝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益祥电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自行车 电池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力装置的安装,尤其涉及一种电池与车身组装融合成流线体,并具有定位稳固及充电方便的电动自行车的电池盒定位装置。
电动自行车具有脚踏车的运动、休闲等功能,又可在必要时取代机动车成为便捷的交通工具,且其没有机动车造成废气及噪音污染等问题,故,随着电瓶技术的突破,而可提供应更久的电力,使得电动自行车的重要性将与日递增。
目前的市售电动自行车,其电池组(瓶)是由多数个直流电池串联而成,以向驱动马达提供一稳定电压。因此,相当大体积的电池组,必须安装在车体适当位置。
如图9所示的习用电动自行车,其电池组(B)是装设在后轮上方,然而将电池组(B)设在后轮上方,使得重心集中在后侧,失去均衡效果;再者,电池组(B)与车体显得非常不协调,且连接控制器(C)及显示器(L)的线路(E)等均裸露在车体上,过于杂乱,犹如并装车,毫无整体感可言。
如图10所示的电动自行车,进一步将电池组(B)装设在前、后支架的中间车体上,以改善上述车体重心不均衡的缺点。但是,此种电池装设位置,虽可改善重心不稳的缺点,但电池组(B)与车体仍不具协调性及整体感,且电池组(B)跨置在车架中间,稳定性不佳。再者,当电池组(B)要充电时,取出及装入皆不方便,为其未尽完善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电池盒定位装置,其具有充电方便,且能使电池盒迅速与车体融合为一流线形体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电池盒定位装置,具有使电池盒稳固定位在车体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电池盒定位装置,可使电池盒的重心平均分布在前、后车轮之间,具有行车平稳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电池盒定位装置,其包含有:一具有自行车功能的车体,及一用以驱动车轮而装设在车体一侧边的马达;以及一供给马达所需电源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该车体的前支架与后支架间的横杆上设有一基座,该基座是由两块左、右对称的壳体相向组合而成状似船体的形态,并将横杆包覆,其中间为一开口朝上的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是设成平底面,两侧设成凹弧状定位护边,其是借由螺丝由平底面锁在横杆上所焊设的平板而固定;容置空间的前缘设有一导引用的斜面,且于斜面下方的平直面中央设有一圆孔,可供一锁栓凸伸;又,该基座的容置空间的后侧面设有一焊固在横杆的金属补强板,并于中段处设有一定位用的卡槽,卡槽下方设有一用以接触导通电源的端子座;该基座前方右侧设有一锁控装置,可控制一锁栓将其收纳在基座内或是穿出圆孔而凸伸于容置空间内;再者,前述基座前上方壳体表面设有一缺口可供一液晶显示板装设,且基座前、后相对于前、后支架的位置,是设成圆弧状的定位沟槽;一电池盒,其是由开口朝上的盒体及罩盖于开口的盒盖所构成,并借由数个螺栓由底面将盒体与盒盖固定,使电池组位于电池盒内,而其整体长宽配合前述基座的容置空间,使其可套入容置空间并融合为一体的形态;其中,盒体两侧是配合基座的凹弧状定位护边,设成接触面能与之密合而外缘面平齐的弧形结合面,又,其前端面是设成斜边状,且相对于容置空间供锁栓凸伸的圆孔处,设有一锁孔;再者,盒体后端面相对于基座的卡槽,是设有一卡制凸体,且卡制凸体下方设有电源输出用的端子板,能与基座的端子座接触导通,又在盒体的一侧边设有一供与充电电源线接通的充电插座;又,前述盒盖的上方,设有一可水平收合或垂直掀起的提把。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基座与电池盒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主要构造剖示图。
图4是图3所示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B-B断面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C-C断面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基座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锁控装置示意图。
图9是习用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电池组装设示意图。
图10是习用另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电池组装设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
一具有自行车功能的车体(1),及一用以驱动车轮而装设在车体(1)一侧边的马达(M);以及一供给马达(M)所需电源的电池组(B);
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益祥电动车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益祥电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85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