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速食食品自动贩卖机自动给水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9208605.1 | 申请日: | 199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3741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19 |
发明(设计)人: | 林四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四郎 |
主分类号: | A47J36/24 | 分类号: | A47J36/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领弟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县龟***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速食 食品 自动 贩卖 给水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商店、酒店、饭馆或类似场所使用的特种设备部件,特别是一种速食食品自动贩卖机自动给水机构。
在现今时间就是金钱的社会观念下,人们经常忙于工作,错过用餐的时间,致使三餐进食时间不能固定,或者干脆就不吃,不但造成饮食不正常,而且容易导致肠胃疾病,此问题虽然存在已久,但是却又苦于无解决的办法。
于是有人研究开发出泡面及方便粥等速食食品。这些速食食品对那些没有时间吃饭的上班族而言,确实能减短用餐时间,但亦因此种速食食品需以开水冲泡三分钟后方能食用,所以,对一些经常在外奔波、根本找不到热水可用的人而言,一点帮助都没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购买速食食品的同时,可将热水冲泡入速食食品内、食用方便的速食食品自动贩卖机自动给水机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进水结构、蒸气排出结构及连动结构;主体左右两侧均设有与滑槽滑动结合的滑块,并于主体侧边设有与连动结构枢接的枢柱;进水结构包括第一插入管及进水管;第一插管侧边设有辅助进水孔,第一插管尾端与进水管连接,并于第一插管与进水管连接处设有流量感应件;进水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进水管的另一端则连接热水槽;蒸气排出结构包括第二插入管及蒸气排放管;第二插入管内设有流量感应件;第二插入管尾端与蒸气排放管的一端连接;第一、第二插入管皆设置于主体上;连动结构包括由电机带动的旋转圆盘及连动杆;旋转圆盘盘面上设有枢柱,旋转圆盘周缘设有与定位件碰触的上、下定位凸耳;连动杆两端分别设有与旋转圆盘盘面上及主体上枢柱相枢接的枢孔。
其中:
在进水管上的流量控制阀下方设空气导流管。
第一、第二插入管端头呈尖锐状;第二插管端头高于第一插管端头。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进水结构、蒸气排出结构及连动结构;进水结构包括第一插入管及进水管;第一插管尾端与进水管连接,并设有流量感应件;进水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进水管的另一端则连接热水槽;蒸气排出结构包括第二插入管及蒸气排放管;第二插入管内设有流量感应件;第二插入管尾端与蒸气排放管的一端连接;第一、第二插入管皆设置于主体上;连动结构包括由电机带动的旋转圆盘及连动杆;旋转圆盘周缘设有与定位件碰触的上、下定位凸耳;连动杆两端分别与旋转圆盘盘面上及主体枢接。
使用时,由电机带动连动结构旋转圆盘转动,经与旋转圆盘枢接的连动杆推动主体沿滑槽向下移动,并使设置在主体上的第一插管及第二插管亦随之向下移动,以将速食食品的包装刺破,与此同时,下定位凸耳与定位件接触,使旋转圆盘停止转动,进水管上流量控制阀打开,使自动加热保温水槽内的热水经由进水管及第一插入管流入速食食品内。当端头高于第一插入管端头的第二插入管内流量感应件感应到水量将满时,与第一插入管上流量感应件产生讯号,并将讯号传到流量控制阀,使流量控制阀关闭,与此同时,主体亦受连动杆带动而向上拉回,当上定位凸耳与定位件接触时,各组件复位,并停止所有的动作,以待下一操作循环。使消费者购买速食食品的同时,将热水冲泡入速食食品内,缩短用餐时间,食用方便,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图2中A部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部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中C部局部放大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1包括主体11、进水结构12、蒸气排出结构13、连动结构14、滑槽2、定位件3、自动加热保温水槽4及电机。
如图2所示,主体11左右两侧均设有滑块111,并于主体11侧边设有与连动结构14枢接的枢柱112,主体11藉由其两侧滑块111与滑槽2滑动结合,进水结构12及蒸气排出结构13设置于主体11上。
如图3所示,进水结构12包括第一插入管121及进水管122。第一插管121端头呈尖锐状,其侧边设有辅助进水孔1212,第一插管121尾端与进水管122连接,并于第一插管121与进水管122连接处设有流量感应件1211。进水管122上设有流量控制阀123,并在流量控制阀123下方设空气导流管124;进水管122的另一端则连接自动加热保温水槽4。第一插入管121设置于主体11上。
如图4所示,蒸气排出结构13包括第二插入管131及蒸气排放管132。第二插入管131端头呈尖锐状,其内设有流量感应件1311。第二插入管131尾端与蒸气排放管132的一端连接。第二插入管131设置于主体11上,并使其呈尖锐状的端头高于第一插管121呈尖锐状端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四郎,未经林四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86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取暖电磁超导热水器
- 下一篇:汽车车顶隔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