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吹管的充气袋无效
申请号: | 99208836.4 | 申请日: | 199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3769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10 |
发明(设计)人: | 吴登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登辉 |
主分类号: | A63H3/06 | 分类号: | A63H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领弟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吹管 充气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玩具,特别是一种带吹管的充气袋。
如图4所示,一般可于其内充填气全权的密闭袋体4,如气球,为便于充填气体,通常设有一内藏并外露于该袋体一段距离的进气口41。该进气口41系分别藉由一热封法与袋体4相对端缘处加以热封合,使进气口41内藏段构成扁平状气体通道,并于该进气口41内侧相互叠置表面适当处,涂布有油墨。当气体充填机上狭长充气管自该进气口41一端插入,且顺利地将袋体4充填后,藉由袋体4内气体压力的作用,自动将内藏于袋体4内的扁平气体通道压紧密合,同时,亦令该进气口41内侧表面的油墨紧密贴合,以防止气体外泄。
对这种结构的袋体4充气时,使用者必须先将气体充填机上的狭长充气管插入袋体4内,充气一段时间后,再将充气管拔出,同时,再插入一支撑杆5,并将外露袋体4一段距离的进气口41旋紧绑设在该支撑杆5的支撑座6上。因此,不但必须藉由气体充填机才能顺利地充填袋体4,而且固定步骤繁琐,导致使用者在使用上多有不便,且该旋紧绑设外露在支撑杆5上的进气口41亦极不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的充气简单、固定快速、外观美观的带吹管的充气袋。
本实用新型包括袋体、进气口及吹管;进气口为由两片体紧密叠合而成;两片体在与袋体对应端缘及表面,分别藉由热封法加以热封合,形成两端完全贯通的扁平管体;两片体内侧相互叠置表面涂布有油墨区;吹管呈中空状;吹管设置在热封在袋体上的构成进气口的两片体之间,其一端位于构成进气口的两片体的内侧的油墨区间,其另一端外露于构成进气口的两片体外。
其中:
吹管外露端上套设有支撑座;吹管外露端近与袋体外缘连接处设有定位部;支撑座呈中空状;支撑座藉由定位部定位在吹管外露端近与袋体外缘连接处,其一端恰可扶持于充气膨胀后袋体的外缘。
吹管外露端端头套设有外径大于吹管的中空支撑杆。
吹管上的定位部由复数个环沟构成。
吹管上的定位部由渐宽部构成。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袋体、由两片体紧密叠合而成的进气口及呈中空状吹管;两片体封合于袋体对应端缘及表面,形成两端完全贯通的扁平管体;两片体内侧相互叠置表面涂布有油墨区;吹管设置在两片体之间,其一端位于两片体内侧的油墨区间,其另一端外露于构成进气口的两片体外。充气时,可由使用者,亦可以藉由气体充填机将气体自该吹管外露端吹入由两片体形成的贯通扁平管体内,令两片体内侧油墨区撑开,以将气体顺利地灌入密闭袋体内,使其逐渐膨胀而呈立体外观,与此同时,密闭袋体内的气体压力顺势将内藏于袋体内的两片体内侧油墨区紧密贴合,令气体不致外泄。充气后,藉由吹管上定位部定位在吹管上的中空支撑座一端扶持、稳定充气膨胀后袋体的外缘,使其不致产生晃动、不稳定的情况,使袋体可简单、快速、美观及稳定地固定于中空吹管上。不仅充气简单、固定快速,而且外观美观,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剖视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4、为习用气袋结构示意立体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图2示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袋体1、进气口10、吹管13及支撑座3。袋体1为可于其内充填气体的任何密闭造型,如卡通人物的袋体,进气口10内藏于袋体1内一段距离。进气口10系由两矩形片体11紧密叠合而成。两矩形片体11在与袋体1对应端缘及表面适当位置,分别藉由热封法加以热封合,以令该两矩形片体11于适当区域互相封合,且形成两端完全贯通的扁平管体。其中该两矩片体11内侧相互叠置表面适当处涂布有油墨区111,同时,该两矩形片体11热封于密闭袋体1上后,其所形成的扁平管体两端仍可保持通畅。
如图2所示,吹管13呈中空状,并插置于进气口10处,吹管13一端系位于两矩形片体11内侧油墨区111之间,其另一端则外露于两矩形片体11外。吹管13热封于袋体1及两矩形片体11之间后,仍可保持其两端畅通。
如此,充气时,可由使用者,亦可以藉由气体充填机将气体自该吹管13外露端吹入由两矩形片体11形成的贯通扁平管体内,令两矩形片体11内侧油墨区111撑开,以将气体顺利地灌入密闭袋体1内,使其逐渐膨胀而呈立体外观,与此同时,密闭袋体1内的气体压力顺势将内藏于袋体内的两矩形片11体内侧油墨区紧密贴合,令气体不致外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登辉,未经吴登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88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移动电话免持听筒
- 下一篇:安全卡式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