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阀的开度控制把手无效
申请号: | 99208901.8 | 申请日: | 199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3785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17 |
发明(设计)人: | 邱福田;柯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福田;柯志斌 |
主分类号: | F16K31/60 | 分类号: | F16K31/6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把手 |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阀的操作装置,尤指一种施力方便且可轻易进入开度固定盘二齿间的阀的开度控制把手。
请参阅图1,其为习用阀体的开度控制把手1,其中,位于图2所示阀体2纵向装设一轴心22,以此轴心22为中心转动,以控制该轴心22二侧的阀片23启闭,且以一开度固定盘3固定于阀体2顶面,并使阀体2的轴心22凸出于开度固定盘3顶面。此开度固定盘3外缘设有若干连成一弧线的齿31,一控制把手1则垂直固定于轴心22顶端,该控制把手1的底面具有一凹槽11,且于凹槽11内置入一压杆12,并以一销13贯穿压杆12与凹槽11二侧成为枢接点,自枢接点至外侧处的压迫段12A则呈一角度向下倾斜,该压迫段12A与凹槽11底面是分别抵迫于一压缩弹簧14的二端。另,在压杆12前端缘设有一凸部121。
请参阅图3,该把手1可借由压缩弹簧14使压杆12的前段12B以枢接点枢转,而使其凸部121进入开度固定盘3的相邻二齿间,此时,压杆12前端顶面是抵迫在凹槽11底面。当欲改变流量时,对压杆12末端施以一向上的拉力并压缩弹簧14,压杆12即以枢接点为中心转动,使压杆12前端凸部121脱离原位置,此时,水平移动控制把手1至另一预定位置的二相邻齿之间处,将阀体2的阀片23转动至不同的开启程度而控制流量。但该种控制把手1在使用上会产生下列的缺点:
1.由于压杆12是在开度固定盘3下方往上移动而插入二齿31之间,因此,该压杆12凸部121位于开度固定盘3下端的位置必须非常准确,以使凸部121可顺利的进入二齿31之间。但若转动后,凸部121所在的位置不在二齿间的正下方时,放松压杆12的压迫段12A,凸部121即会抵迫于齿31的底面,而无法进入二齿之间,进而无法达到转动后定位的功效。
2.由于压杆12与控制把手1的枢接处是在压缩弹簧14与施力点的前端,因此,当在压杆12末端施力时,所施的力量部分会受到压缩弹簧14的弹性力抵消,故所施加的力较大。
3.由于压缩弹簧14是抵迫于压杆12及凹槽11底面较靠近外侧处,因此可能无意的被碰到而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阀的开度控制把手,借由把手与把手座的枢接处是位于开度固定盘的齿的正上方,使把手卡块前缘由外向内的伸入开度固定相邻二齿之间,进而顺利的控制阀的开度。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的开度控制把手,借由弹簧置于把手座的活动槽与把手间,即可减少弹簧外露所产生的脱落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阀的开度控制把手,其中,一阀体是于一圆盘的纵向直径上装设一轴心,且该轴心是凸出于一固定在阀体顶面的开度固定盘顶面,此开度固定盘外缘的预定处是设有若干连成一弧线的齿,其主要在于一把手座一端为垂直固定在开度固定盘顶面的轴心,且于该把手座的顶面设一活动槽,该活动槽的外侧端具有开口;该把手近前端处是由活动槽的开口置入于活动槽内,且于此把手底端近活动槽开口处设一凸部,该凸部上设有一销孔,以与把手座二侧于近活动槽开口处用一销贯穿枢接,该枢接点是于开度固定盘齿的正上方,并于把手的底端延伸出一卡块,该卡块前缘是位于以销为圆心的径线上,且此卡块的前缘二侧分别设有一斜面;该弹性元件的二端分别抵迫于把手的底端及活动槽的底面。
借由上述结构,即可减少平行移动把手所须的施力,且使卡块的直立斜面随着枢接点转动而呈弧状路径动作并受到齿根的抵制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阀的开度控制把手,该弹性元件为一扭力弹簧,并套于销上。
前述的阀的开度控制把手,该活动槽内侧端设有一顶面具有开口的凹槽,且于把手前端顶面处设一凸块,使其置入于把手座的凹槽中。
前述的阀的开度控制把手,该把手底端及活动槽底面各具有一相对的固定块,以固定一压缩弹簧的二端。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习用把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习用把手组装于阀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习用把手的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三)。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福田;柯志斌,未经邱福田;柯志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89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防盗门
- 下一篇:三轮农用运输车暖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