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维可调电控光路转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09419.4 | 申请日: | 1999-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3775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李殿军;孙文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7/00 | 分类号: | G02B2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长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树清 |
地址: | 13002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可调 电控光路 转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电仪器领域中的一种三维可调电控光路转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以前,在光学实验或光电仪器中,有关光路转换装置已有几种形式,在自动光路转换装置中,与本实用新型最为接近的已有技术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1997年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电控光路转换装置”(申请号:97226550.3、申请日:970917)如图1所示:是由壳体1、永磁体2、磁场线圈3、角度定位销4、锁紧螺钉5、镜座6、反射镜7、镜座旋转轴8、轴承9、线圈支架10组成。
该实用新型比较以往的光路转换装置,虽然缩小了体积,减轻了重量,提高了角度转换精度和稳定性,但是,它只有两维的角度调解,对某些光路调整实验或在光电仪器中配用,仍然感到不够灵活、方便、调起来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三维可调电控光路转换装置,在光路中可实现三维调整,对改变光路方向很灵活、实用,给光学实验工作和研制光电仪器带来很大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如图2所示:是由工作基面11、旋转磁钢12、磁场线圈13、棱镜座14、反射棱镜15、镜座旋转轴16、轴承17、线圈支架18、壳体19、镜座角度定位螺钉20、反射棱镜水平调整螺钉21组成。
旋转磁钢12与镜座旋转轴16紧密配合为一体,垂直安装在线圈支架18的对称中心位置,与线圈支架18之间用轴承17联上,反射棱镜15安装在棱镜座14上,棱镜座14的底面与穿过壳体19的镜座旋转轴16的顶端垂直刚性固定,在壳体19顶面左上角和右下角处各安装一个镜座角度定位螺钉20,它们的长度方向与棱镜座14的底面平行,延长线垂直相交,安装在壳体19外延上的按三角形分布的三对反射棱镜水平调整螺钉21,每对中靠近里边的一个与工作基面11用螺纹联接,另一个螺钉用螺纹与壳体19外延联接,顶端顶在工作基面11上。
工作原理说明:根据旋转磁钢12的磁场方向与通电后的磁场线圈13的磁场方向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磁场力的作用结果,使旋转磁钢12产生转动并带动镜座旋转轴16转动,从而带动棱镜座14转动,而反射棱镜15旋转角度靠镜座角度定位螺钉20来确定,安装在壳体19外延上按三角形分布的三对棱镜水平调整螺钉21,可将反射棱镜15调整成所要求的水平位置,从而完成三维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由于该装置光路可实现空间三维可调,给光学实验工作和研究光电仪器工作带来很大方便,灵活适合,提高调整精度和调光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图1是已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摘要附图亦采用图2。
最佳实施例:壳体19和线圈支架18采用铝合金材料,反射棱镜15采用45°角三棱镜,两个棱镜座角度定位螺钉20在同一平面高度上且它们的延长线互相垂直,成三角形分布的三对棱镜水平调整螺钉21的与工作基面11用螺纹联接的那根与壳体19外延联接的部位不用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94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