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颈枕无效
申请号: | 99209805.X | 申请日: | 199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3905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09 |
发明(设计)人: | 吉方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方超 |
主分类号: | A47G9/00 | 分类号: | A47G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枕 | ||
本实用新涉及人类颈椎疾病医疗保健的途径和器材,尤其是将防治措施和休息过程融为一体,并且由患者自己防病治病的颈枕。
目前,对颈椎疾病这一顽固性病症,公知的药物、手术、按摩等手段都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手术治疗客观存在一定风险和痛苦,成效难料,难于被接受。其它途径往往又因为各种原因而难于坚持,很难收到预期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颈椎疾病的防治提供一种全新思维的颈枕;它不仅能使枕托在上面的颈部肌肉、骨骼、经络得到按摩、牵引、疏通,让颈部组织及时舒展放松,恢复机能。而且将防治疾病的过程融入自然的睡眠体息过程之中,让人们在体息中自己轻松地实现防治颈椎病的愿望和效果。同时,带给人们枕颈有益健康这一全新生活观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颈枕是一个由圆弧光滑连接的、与人体颈部形体对应吻合的、上面均布若干气孔的半圆筒变形体,在纺棰形的基底4上支撑着铁锅底形的曲体枕颈面1,纺棰左右两端的大小对称的逐渐内收并向上高出;内空的气室2与枕颈面1上均布的若干气孔3相通,形成自然的空气对流环境。睡眠时仰卧的颈部枕托在枕颈面1上,有意无意(自然翻身)的左右摆动伸展。由于颈枕质地较硬且选取了令人感觉舒适的各部尺寸,使头部自然下垂而又不触床面(离开约5毫米),这样就形成自然的对颈部牵引、按摩的境况。由于颈枕两端较高,大小逐渐内收,翻身侧卧时同样也使头颈肩臂处于和保持一种相对自然的舒展,同样有利于经络舒通,气血顺畅,利于及时调整、恢复颈部肌肉、骨骼、经络等组织的机能,从而逐步实现预防、缓解、治愈颈椎病及相关联病症的目的。
由于采用颈枕枕颈的独特思维和颈枕,其成效主要体现在:首先是把防治颈椎疾病的措施揉合在轻松的睡眠过程之中。颈枕集祖国传统医学疏导理论和牵引按摩实践为一体,把防治疾病措施融入自然的睡眠休息过程之中,患者不必为治疗专门劳神费力。其次,人生的每一天均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睡眠休息状态,睡觉枕头人们已经习以为常。殊不知枕头这种姿式,不但不能让劳累了一天的头颈部骨骼、肌肉、经络组织自然伸展恢复,反而使其继续处于负荷状态。又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日益追求和实现了枕头内衬材料的松软,头枕其上,尤如枕在一个保暖器上,头颈部长时间处于一个相对高于白天自然环境的温度环境之中,致使脑部细胞组织老化相对加快,人的衰老相对也就加快。颈枕枕颈,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克服这种长期被人们忽视的消极影响。再次,颈枕技术是一种无污染、无消耗的自然疗法,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按机械制图原理绘制的。
图1是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实用新型的左侧视图。
图1、图2、图3综合一起体现了颈枕的形状结构特征,合并组成一完整木质颈枕实施侧。
图中:1、枕颈面,2、气室,3、气孔,4、基底。
在图1中,正视时的枕颈面1的凹弧形似铁锅底,弧形与人体颈部形体对应吻合,托住颈部,颈部能在枕颈面1上面自由摆动伸展。气室2和均匀分布于枕颈面1上的若干气孔3(见图2)相通,利于空气对流,令感受舒爽。基底4置于床面并平稳颈枕。颈枕左右两端高出是为翻身侧卧时头颈肩臂自然舒展而设计。颈枕的高度应视使用者年龄、体型差异稍作增减。
在图2俯视图中,俯视时的颈枕形似纺棰,纺棰形基底4两端逐渐内收并向上高出(见图1),这是专为侧卧时舒适而设计,颈枕宽度视使用者年龄、体型差异稍作增减。
在图3中,侧视时的颈枕形状是一半圆筒变形体,筒体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变形内收(参见图2)并向上高出,恰好与颈肩部凹弧形体对应吻合,达到舒适伸展的感受效果。
除木质实施例外,其余材料制作的颈枕均应保持壁厚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方超,未经吉方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98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码式锁、钥匙、卡
- 下一篇:正反火双火层煤气发生炉